其他垃圾处置(填埋或焚烧)
当前,我国垃圾处理典型的两种方式依然是填埋和焚烧。垃圾填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至今仍是国内的主流技术。但填埋的弊端非常明显,如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地下水和影响周边环境等。
有专家透露:“目前没有一个填埋场不存在渗漏问题。而制作防渗膜的化工材料老化后,防渗效果势必更差。”
与填埋相比,焚烧具有占地相对较少、减量化明显等优势。随着垃圾焚烧工艺和焚烧设备的不断革新,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 英、PM2.5等污染物水平已经极大降低,这使得垃圾焚烧成为我国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获得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提倡。
(一)垃圾焚烧处理的优点
焚烧后体积比原来可缩小50%—80%,分类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经焚烧处理后甚至可缩小90%。
经过高温焚烧处理后,垃圾中的大量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病原体被彻底消灭。
垃圾焚烧前一般要经过分类和回收等工序,可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
垃圾焚烧可实现能量回收利用,指将垃圾的内能转换成热能、电能,包括焚烧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
(二)垃圾焚烧处理的缺点
垃圾焚烧对设备要求较高,且需配备烟气处理设备,项目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二次污染,尽管配有除尘和降低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设施,但依然存在微量有害物质,这种物质的长期排放和积淀仍然可对地球生物造成慢性的病理伤害。
(三)填埋的弊端
填埋会侵占大量的土地资源。
填埋需要高昂的处理费用,每吨在300—400元,其中包括人工、物流及维修费。
填埋污染地下水和土地,不均匀的沉降会导致防渗膜撕裂,渗滤液以1千米/年的速度扩散,同时会产生大量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填埋因为没有分类,混合垃圾中的有机物容易腐烂变质,从而滋生蚊蝇和病原菌。
填埋严重影响城市景观和城市形象。
(四)其他方式
除填埋和焚烧发电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方式,只是这些方式的比例都比较小,加在一起不到10%。
1.混合堆肥
目前,在垃圾处理中,堆肥的过程因为是混合垃圾进行堆肥,由于没有源头分类,已经交叉污染。生产出的肥料,其中有机质达不到要求,最重要的是重金属常常超标,销路并不乐观。
2.后端分选
这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所谓“高科技”神器,有人说这种设备是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即前端不用分类,后端用这种设备经过人选、风选、磁选等,便可将垃圾里可回收利用的纸张、塑料、金属等(物品)从中选择出来,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因为很多可回收物在处理前就受到了污染,已经失去了再回收的价值;再者,运营成本也比较高。
3.厨余垃圾处理器
把厨余垃圾打碎直接通过下水道随污水冲走,以减少厨余垃圾产生从而最终减少垃圾的填埋。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虽然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产生,却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的负担,使得污水处理任务更加艰巨;二是我国的下水道远没有西方国家宽敞,同时我国又是严重缺水的国家,这样的处理方式会出现堵塞下水道、增加耗水量的状况。这些做法都是孤立、片面地看问题,没有全面、联系地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