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的天赋本能
母性的天赋本能
在辛苦的哺乳期,哺乳动物凭着本能,精心地照顾它们的后代。以一只普通的家猫为例,它把刚生出来的小猫“藏”到黑暗的地方,在照顾幼崽时非常警觉,甚至不让那些小家伙被人看到。只有在隔了一段时间之后,当它们变成美丽且有活力的小猫时,它才让它们出来活动。
生活在野生环境中的动物对它们的后代照料得更加无微不至。虽然它们绝大多数是群居生活,但是当一个母亲即将临产时,它就会离开它的伙伴,独自去寻找一个隐蔽的场所生下幼崽。当幼崽生下来后,它还会让它们与群体隔离两三个星期,或者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段隔离时间的长短根据物种的不同而异。在这段时间里,母亲是它儿女的奶妈和帮手,把它们藏在一个既安静又安全的地方,使它们免受强光和野兽的干扰。尽管这些幼崽通常天生就有发展得很充分的各种特有的能力,很快就能够站立和行走,但它们的母亲仍精心照管它们,把它们与群体分开,直到他们变得更加强壮并能够适应新的环境为止。只有到那时,它才会将它们带回到群体中去,让它们生活在家族中。
不管是马、野牛、野猪,还是狼、老虎,这些高等动物的母性本能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它们表现出来的照料后代的方式的确令人感动。
一头野牛在它的小牛犊出生之后,就让它远离群体好几周,在此期间,它会细致入微地照顾它的幼崽。小野牛冷了,它就用前腿拥着它;小野牛脏了,它耐心地把它舔干净;小野牛饿了,它用3条腿而不是4条腿站着,以便给它喂奶。当它把小野牛带回群体中之后,它也仍然会不厌其烦地照料它。我们发现,这在所有雌性的四足哺乳类动物中都是相同的。
有些动物并不满足于寻找一个单独的地方生下它们的后代,它们会千辛万苦地为后代准备一个安乐窝。例如,雌狼会在树林偏僻隐蔽的角落里寻找一个山洞。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栖身之处,它就会在地上掏出一个洞或者在半截的树干里筑一个洞穴,并且还会把自己胸脯的毛拔下来整齐地铺在那里。这不仅给予了幼崽温暖和保护,而且也能使它更方便地喂养幼崽。这些小家伙刚出生时,在一段时间里它们的眼睛仍紧闭着,耳朵也听不见声音。在此期间,所有的母狼都会把自己的幼崽藏起来,几乎从不离开它们,并且都还会主动攻击任何企图靠近它们幼崽的动物。
但是,家畜的这些母性本能也时常会失去或遭到破坏。母猪甚至会吞吃掉自己刚刚生出的小猪,而野母猪恰恰是最温柔、最富于爱心的母亲之一。同样,狮子如果被关在动物园的牢笼里,也会吃掉自己的幼崽。这更进一步表明,天赋的保护本能只有在不受到人为的束缚时才能正常发展。
哺乳动物的母性本能清楚地表明,当幼崽第一次接触到外界环境时,它们需要特殊的帮助。当这些小家伙经历了出生的考验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能力的苏醒后,还需要经过一个关键时期,此时幼崽需要与群体分离,并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这个时期过去之后,它们仍需要几个月的照管、喂食和保护。
一个做了母亲的动物,在它的幼崽成长为同类中能够独立的成员期间,它不仅关心幼崽的身体需求,而且还关心其天赋本能的发展。而这些努力只有在安静和光线暗淡的地方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在哺乳期,母亲会把它弄干净,并且慈爱地帮助和训练它回到群体中去。
当一头小马驹的腿长得较有力时,它学会了识别和跟随它的母亲,其外形也更像一匹马了,但母马仍然不允许任何人接近它,直到它真正地变成一匹小马。同样地,母猫也不允许别人察看它的幼崽,除非在它们睁开了眼睛、开始行走、变成小猫之后才行。
大自然显然特别关注动物的成长过程。当母亲努力唤醒它后代的潜在本能时,它不仅仅只表现出关心它们的身体需要。因此也同样可以说,除了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要给予精心照料之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