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不幸的儿童

遭遇不幸的儿童

在罗马创建的第一批“儿童之家”中,可以从其中的一所发现一个儿童自发性的令人感动和值得赞美的例子。这所“儿童之家”的情况比我们最初的那些学校要特殊得多,因为它的创建是为了照料那些在墨西拿地震(意大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中幸存下来的孤儿。人们在墨西拿城的废墟周围发现了约60名幸运地活下来的小孩。没有一个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和家庭背景。那场可怕的地震使他们都变得抑郁、沉默、冷淡。他们很难进食和睡眠,晚上常常会听到他们大声叫喊和哭泣。

意大利的皇后非常关心这些不幸的儿童,并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快乐的场所。他们的新家有适合他们使用的明亮和富有吸引力的家具,其中包括:带门的小橱柜、色彩鲜艳的小圆桌、稍高的长方形桌子、立式小凳子和小扶手椅,窗子上挂着彩色的窗帘。餐具设施也特别引人注目,这些儿童用他们自己的小刀、叉、匙、盘子、餐巾,甚至肥皂和毛巾的大小也跟他们的小手相适应。在教室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些画,四周摆着插满鲜花的花瓶。这个儿童之家坐落在圣芳济修会的一个寺院中,它有宽敞的花园、宽阔的过道、金鱼池塘和美丽的花圃。在这种环境里,身穿灰色长袍、头戴庄严长头巾的修女平静地走动着。

这些修女教孩子们如何举止得当,并使他们的行为举止逐步得到改善。在这些修女中,有许多人过去都是贵族出身。这些修女回忆起过去她们在上流社会里的行为方式,并把这些教给求知欲极强的孩子们。这些儿童学会了如何像王子一样用餐,学习像最好的侍从一样端菜。虽然他们失去了对食物的自然欲望,但他们对所学到的新知识和能在各种活动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知识而显得很高兴,渐渐地,他们的食欲恢复了,也能很快地入睡了。在这些儿童身上所发生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到处奔跑和跳跃,或把东西提到花园里去,或把屋里的家具搬到树下,既没有损坏它们,也没有相互碰撞。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快乐的小脸上几乎整天都洋溢着幸福。

那时,有人第一次把“皈依”这个词用到了这些孩子身上。当时,一位意大利最著名的女作家评论说:“这些儿童使我想起了皈依。再没有一种皈依比这种皈依更神奇的了,因为它能征服悲伤和沮丧,能使人上升到更高的生活境界。”

尽管这是一种听起来有些矛盾的表述,但这个想法在许多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皈依”似乎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对立,然而这个词强调了对所有人来说都一目了然的非同寻常的精神变化。这些儿童经历了一次精神的复苏,这使他们摆脱了悲哀和放任,并再次把欢乐带给了他们。如果我们把放任和悲哀看做是对一种美好状态的背离,那么再次回归这种美好的状态就意味着皈依。于是,放任和悲哀就要让位于欢乐和纯净了。

这些儿童真的“皈依”了。他们从一种悲伤的状态转变为欢乐的状态,他们摆脱了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但皈依所表明的还不仅仅如此,他们身上某些通常受到重视的特点也消失了。所以,这些儿童带来了一种令人迷惑的更新。这些儿童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表明,人们过去做得不对,这些做法必须要完全更新。这种更新来自于人的创造力。我们学校里这些来自绝望边缘的儿童,如果他们没有表现出这一点,那人们就很难区分清楚儿童真正的优点与缺陷,因为对于成人来说这早就确定了。成人原来以儿童能否适应成人的环境来判断这个儿童是否优秀,而不是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观念,儿童的自然本性被掩盖了。成人不再按自然的意愿来判断儿童的优点,以及什么东西对儿童有利,这样天真无邪的儿童消失了,他们在成人的社会生活中完全是一群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