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具有敏感期
哪怕是最幼小的婴儿,他的感觉和感知也会在对外界有所感知之前因刺激心灵而引起心理的变化。以“说话”为例,儿童一直存在一种想获得语言功能的意愿,只不过在外部器官上没能表现出来。如果因此把这种秘密进行的心理发展认为没有任何发展,那就错了。因为儿童的这种意愿适用于他身体和精神生活的所有领域。每一个婴儿都有自己的创造本能和积极的天赋,能根据环境的需要形成一种崭新的精神世界。
这些秘密的过程中有一段时期叫做“敏感期”,它和身体生长的现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讲到生长发育时,我们是指一种从外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但是,关于婴儿成长的内部机制,只是到最近才被探索,并且仍未被完全理解。现代科学向我们提供了获得这一知识的两种手段。其一是研究与身体的发育相关的腺体和内分泌。由于它们对儿童的健康极其重要,因此已经得到了研究。另一个是研究所谓的敏感期,它可以使人们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
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在一些动物的生活中发现了敏感期的存在。但是,在我们的学校里,也观察儿童在他们自己家庭里的生活,第一次发现了幼儿的敏感期,并把它运用到教育工作上。
敏感期是指生物在其初期发育阶段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敏感性。它是一种灵光乍现的禀性,并且只在获得某种特性时闪现出来。一旦他获得了这种特性之后,其敏感性就会消失。每种生物的特性都是借助于短暂的刺激或潜力而获得的。而成长则不能只取决于一种模糊的遗传,它要靠本能的悉心引导。这种本能是通过对某种确定的活动提供刺激来进行引导的。
在生物学中,德佛里斯第一次研究了这些敏感期。这些敏感期特别是在活的生物通过变形而达到成体状态的过程中出现的。首先以蝴蝶的幼虫为例,我们知道,幼虫生长很快,具有能毁灭植物的贪婪食欲。不过,德弗利斯所研究的那种幼虫,在刚出生的几天里,还不能吞噬大片叶子,只能吃枝头的嫩芽。就像一个好母亲那样,雌蝴蝶本能地把卵产在树干跟树枝交接所形成的角落里,那里既安全又隐蔽。当这些幼虫钻出来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告诉幼虫,它们所需要的嫩芽就在树梢上的呢?是光线!蝴蝶幼虫对光线非常敏感。光线吸引着它,似乎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召唤着它,把它迷住了,这样这些幼虫就会朝着那个最亮的树梢处爬去。
在那里,它找到了嫩叶作为食物,以满足它贪婪的食欲。一个惊人的事实是:一旦幼虫长大到能够吃较粗糙的食物时,它对光线的敏感性也就失去了。当这种敏感性消失后,幼虫也将相应地选择其他谋生手段和生活经验。这并不是意味着它的眼睛变瞎了,而只是表现为,从此以后它对光线不再敏感。同样是这只幼虫,过去对吃表现得极为贪婪,而如今马上开始对斋戒热衷起来,在严格的斋戒中,它为自己打造外壳并置身其中,看起来像死了一般。但实际上,他在紧张地忙碌着。当它变为成虫破茧而出的时候,它已经拥有了迷人的双翅,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此时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我们都知道,蜜蜂的幼虫都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的雌幼虫都有可能成为蜂王,但这个蜂群只能挑选出一只雌幼虫作为蜂王。工蜂会为它准备一种叫“蜜蜂食料”的特殊食品。这只被选中的幼虫,吃了这种极美的食物后,就会成为这群蜜蜂的蜂王。可是如果工蜂挑选它时,它已经不再是幼虫了,那它就不可能成为蜂王,因为那时它已经丧失了贪婪的食欲,它的身体也将不可能再发展成蜂王所应具备的硕大之躯。于是,这个蜂群只能选择另一只雌幼虫作为新的蜂王。
这些例子使我们意识到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与这些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儿童内部具有生气勃勃的冲动力,他的这种本能使他做出惊人之举。如果这种本能遭到了破坏,那就意味着儿童将会软弱和缺乏活力。成人并不能从外部对儿童内部冲动力产生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他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他将永远丧失这种天赋的力量。在心理发展期间,儿童已经表现出了真正惊人的征服力,只是由于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使得我们对这些奇迹熟视无睹而已。
儿童是怎样从一无所知到适应这个复杂世界的呢?他是怎样辨别事物的呢?他是怎样凭借一种不可思议的手段,无师自通一门语言并掌握所有细节的呢?他就是在生活中,毫无疲劳、愉快地学会了这门语言。与之相比,一个成年人却需要不断地帮助才能适应新的环境,以及学会一种他感到沉闷乏味的新语言,并且永远也不可能像儿童掌握自己的母语那样完美地学会这门新语言。
儿童在敏感期里会有一些收获,并使他以一种特别强烈的方式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于是,一切都变成是容易的、热切的和充满活力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力量的增加。当这些心理上的激情耗竭时,另一些激情又被激起。儿童以一种持续的生气勃勃的节律,从一种征服到另一种征服,由此构成我们所说的“欢乐”和“天真”。正是通过这种心灵纯洁的火焰,不断地燃烧着而没有浪费,人也开始了创造自己的心理世界的工作。
当这个敏感期泯灭之后,人们心智上的进步,就只能通过思维的加工、主观的努力和不倦的研究才能取得。繁重的工作会使人产生疲惫和厌倦感,这是儿童心理状态与成人心理状态的基本区别。儿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力,它能使儿童以惊人的方式自然地征服事物。但如果儿童在敏感期里遭到了障碍而无法正常发育,他的心理就会紊乱甚至扭曲。人们对儿童心理上的创伤仍然知之甚少,而事实上他们的伤痕大多是由成年人无意识地烙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