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戒欺”

重题“戒欺”

荣德生挂在书房的“戒欺”匾额,因年代久远损坏了。荣毅仁为了让父亲立下的“戒欺”家训世世代代传下去,想请人重新书写。终于机会来了,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请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五位老工商业者吃涮羊肉。

邓小平特意选择在福建厅会见“五老”,体现了邓小平很深的考虑。福建沿海,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大部分是从福建沿海出去的。邓小平以此暗示原工商业者充分发挥海外联系面广的特点,积极与外界沟通,内引外联,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服务。

当年邓小平与“五老”的会面和谈话,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不能忽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往来合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就是在邓小平与“五老”火锅宴后的第十一天,1月28日,农历的大年初一,邓小平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访问,这让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深为感动。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三,邓小平走进白宫,在卡特椭圆形办公室里,与总统先生进行长达数小时的谈话,从而拉开了中美贸易的新纪元。

1979年1月17日上午,5位老人早早来到会见地点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同志也准时来了。五老都是有备而来,事先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刚从上海、江苏等地调查回来,仅在上海一地就开了30次座谈会,接触了工商界人士300多人。

针对海外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和统战干部不敢讲话和不能发挥专长的情况,胡子昂进言:“现在中宣部‘阎王殿’的帽子摘掉了,统战部‘投降主义’的帽子也应该摘掉。现在工商界还没有搞掉帽子,一些企业把工商者同地、富、反、坏、新生资产阶级不加区别地相提并论,这些问题不解决,他们心有余悸就难以消除顾虑。”

古耕虞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补充。他说:“中美建交以来,我接到不少在美国的朋友来信。那里有中国血统的人,很想来祖国投资,为国效力。现在统战系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怕与资产阶级打交道,越到下面越厉害。我看首先要解决干部心有余悸的问题,统战干部在‘文革’中冲击得厉害,说是投降主义,统战政策是毛主席定的,工作是有成绩的,由于资本家的帽子没有摘掉,一些有用之才仍在工厂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

邓小平听后干脆地说:“要落实对原工商业的政策,这也包括他们的子女后辈。他们早已不拿定息了,只要没有继续剥削,资本家的帽子为什么不摘掉?落实政策以后,工商界还有钱,有的人可以搞一两个工厂,也可以投资到旅游业赚取外汇,手里的钱闲起来不好。你们可以有选择地搞。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这时,听了邓小平讲话异常兴奋的荣毅仁马上接上说:“只要国家给我工作我就做,白天、黑夜,什么时候找我都行,我才60出头,80岁前还可以做点工作。”

谈到具体工作,荣毅仁对引进外资问题提出建议,他说:“对引进国外技术和资金,现在各级领导都很积极,这里需要协调一下,德国西门子公司来华,许多部门都找上门去,他们的尾巴就翘得老高,要价也就高了,为此,要对引进项目加强管理。”

荣毅仁讲完,邓小平表态说:“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我看,海外同胞、华侨、华裔都可以回来办工厂企业。国际上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邓小平停顿一下,说:“现在国家计划想调个头,以前我们一直是工业以钢为纲。这大家伙,资金周转慢。我们要先搞资金周转快的项目,如旅游业、轻工业、手工业、补偿贸易等,换取外汇,而且可以很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旅游业,我看可以扎扎实实地搞50亿美元收入,我们地方大,名胜古迹多,要千方百计赚外汇。旅游业有50亿美元收入,发展石油工业再搞50亿美元收入,加上一些别的项目,大约共计150亿美元的收入……”

邓小平继续说道:“到那时,在偿还能力这个问题上就可以解决了。我们的人都很聪明,千方百计选择快的来搞,不要头脑僵化,党中央对你们原工商业者寄予厚望,希望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

福建厅里暖洋洋,大家谈兴甚浓,有很多话要向邓小平说,也想听到邓小平更多的指示。谈话一直进行到了12点钟,邓小平抬腕看看手表,风趣地说:“肚子饿了,该吃饭了,今天我们聚聚,我请大家吃涮羊肉。”

5位老人中,古耕虞也是四川人,他事后用一口四川话回忆这顿意义不同寻常的涮羊肉宴是“一只火锅,一台大戏”。是啊,在邓小平的关心和指示下,广大工商业者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舞台上神采焕发,献智出力。

没有了资本家的包袱,以“五老”为代表的工商业者仿佛重新焕发了青春。针对邓小平同志希望原工商业者站出来办企业,“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的观点,在这次会谈后不久,三家由原民族资本家领衔的公司先后成立,即由荣毅仁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由王光英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中国光大实业公司、由胡子昂任董事长的中国工商经济开发公司。“中信”和“光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到了“领头羊”作用,目前已发展成为著名的国际化大公司。[1]

img

邓小平题写的“戒欺室” 顾祚维 摄

“一只火锅,一台大戏”,这次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史的“五老火锅宴”,不仅在当时生动地消融了“大跃进”和“文革”以来中国对个人资本和市场经济的冰封,也使助推非公经济发展的伟大战略决策初露端倪,成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里程碑。中国民营经济从此开始书写出辉煌的篇章。

那次“五老火锅宴”上,邓小平嘱托荣毅仁:“你来带头办实体,搞成对外开放的窗口,人由你选,业务由你管,事情由你负责,如果遇到麻烦,就直接找副总理谷牧。”谈话结束时,邓小平问荣毅仁:“你的生活上有没有困难需要我帮忙啊!”荣毅仁想到了损坏的家训匾额,灵机一动说:“家传的‘戒欺’匾额损坏了,能否劳驾您重新题写?”邓小平一听来了兴趣,欣然挥笔,题写了“戒欺室”三字,后来醒目地置于荣毅仁北京居室客厅上方。那匾额像父亲一样时时提醒后人,影响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