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贪污零容忍
在贪腐面前,荣智健与父亲一样,公私分明,毫不留情。1993年,荣智健代表中信香港分公司与江阴钢厂合资成立兴澄特钢有限公司。签约后,香港中信分公司将大笔运作资金转到江阴。合资双方都表过态:这笔专项资金只用于合资项目,不能随便转借或转作他用。
项目启动不久,当时第一任合资项目董事长开了口,要从专项资金中借调300万美元,用于当地一个项目的开发,赢利后率先归还。
负责保管专项资金的同志不同意:“这钱只能用于合资项目,不能外借的。”
董事长火了:“我问你,我是不是董事长?我有没有权动用资金?”说完拿出钢笔,在借调凭证上签了字。
在香港的荣智健知道后,立即与江阴有关部门联系,制止了这起资金外流事件。一个星期后,签字后没借到钱的董事长被免了职务。谁出轨,就撤职。荣智健虽然和那个董事长双方交情很好,但在违规面前毫不留情。那年参加兴澄特钢筹备的同志,如今对这件事仍记忆犹新,称赞荣智健先生办事有原则,讲规矩,才有了兴澄特钢兴旺的今天。
现实生活中,遵纪守法,规规矩矩的人常常默默无闻。有个别人把智慧巧妙地用到破坏规则,在党纪国法边缘打“擦边球”的都名利双收。荣智健到中信江阴利港电厂检查工作时,针对社会存在的不正之风反复告诫电厂领导:“不要耍小聪明,一定要依法经营。”可是,电厂的同志看到社会上好多企业千方百计偷税漏税富得眉开眼笑时,心又被打动了,给荣智健反映也要打偷税漏税的“擦边球”,我们不打白不打,不打就吃眼前亏。荣智健这下严肃起来:“偷税漏税触犯国法,到头来一定是因小失大,‘擦边球’万万不能打。”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的税法知识教育,厂里按照荣智健的要求,特请无锡市国税局长马伟到利港电厂,给中层以上干部培训国家税法,从此以后彻底断了偷税漏税的邪念。
上级讲原则,下级才会守规矩。如果荣智健因为交情深厚不能坚持原则,纵容下级破坏现有规矩,那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就将成为一纸空文。社会上一些被惯坏的部门领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破坏规矩的举动,总能掩盖过去,上级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对他们的要求,最后失去了底线和原则。
想要让下级守规矩,就一定要像荣智健那样,坚持原则毫不动摇。1995年前后,国内煤炭紧缺,不少国有电厂成立“三产”公司,把自己采购来的平价煤加价倒卖,明目张胆把国家的物资变个戏法换成现金,给员工发福利。厂里有些同志眼红了,也想挂个“三产牌子,为职工谋福利。荣智健坚决反对:“我们不许干,谁干就撤谁的职,在香港这样欺瞒国家,骗取私利触犯刑法要被抓起来的。变换手法让国家利益受损失,难怪不少国营企业大面积亏损。”
利港电厂是耗煤大户,煤老板们都想方设法把煤卖给你,厂里管煤炭采购的人成了当时的“香饽饽”。荣智健为了不让煤炭在交易中出现腐败,多次重申谁出轨谁下岗,管理工厂燃料的科长是从东北国营大厂调来的,开始很谨慎,但没过多久,经不住诱惑,脚底抹油,经常跟着煤老板外出吃喝。厂里根据举报进行调查,吃喝情况属实,但没有查到受贿事实,于是撤了他的职进行调离,在苗头上进行了控制,不是等出了事,电厂受到损失后再解决。
不管你是谁,明知故犯,一律受罚。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有个高级雇员到美国出差,结束后不直接回香港,而是先乘飞机顺路到夏威夷观光几天,然后再乘航班飞到香港,但这名高级雇员回香港后不久就被辞退了。
能严格要求别人的人,肯定是能严格要求自己的人。荣智健就是这样,1994年,他与下属几位公司领导到德国企业考察,看完就走,马不停蹄。有一天,汽车经过举世闻名的“柏林墙”,同行都在车里呼叫“柏林墙”!“柏林墙”!大家多想能停下来游玩一下,但大家都知道荣智健干什么工作都心无旁骛,于是谁也不敢提出停车顺便看一看再走,错过了一次难得的观光机会,但谁都没有怨言,反而对有着强大自律能力、言行中无一不透露出良好教养、与他打交道让人心存敬畏的荣智健更尊重了。
荣智健对贪腐是零容忍的鲜明态度,他承担起反腐的管理责任。让有贪腐行为的管理者受到应有的处罚,反腐在他主管的地方和单位,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承担管理责任的反腐都将成为空谈。以前生产事故层出不穷,制假售假屡见不鲜,这些管理上的乱象都是众多职能部门对管理结果不承担责任造成的,这种管理已经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管理。而荣智健自觉挑起了应有的管理责任,他主管过的多个百亿、千亿级的企业集团,早已形成不想贪腐,不敢贪腐的好风气。中信江阴利港电厂有限公司,中信江阴兴澄特钢集团的员工们不仅自豪,而且响亮地称赞“我们这里是没有腐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