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海关与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山海关与万里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1.长城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后,把秦、赵、燕等国原有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加固延长,建成了著名的万里长城。此后,除了少数几个朝代外几乎历朝历代都曾修建过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都超过了一万华里,明长城保留得最为完整。秦皇岛市境内从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到青龙满族自治县小马坪乡杏树岭村西,共有长城五百余华里,其翻山越岭跨河入海是整个万里长城的精华地段。

2.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关

位于秦皇岛市东北部的山海关又称为“天下第一关”,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大将军徐达于此建关设卫,其北依燕山,东临渤海,地扼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因关在山海之间而得名。前人曾以“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诗句,来形容其险要。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着“天下第一关”匾额,这五个字每字高达1.6米,笔力顿挫凝重、雄劲浑厚。

3.老龙头

长城自关城蜿蜒南下在南海口急骤转折与海岸平行,在距山海关4公里的渤海入海,是万里长城唯一的入海长城。人们把万里长城比作一条巨龙,这条龙走过大漠,攀贺兰,越太行,自燕山而下,向渤海飞驰,在辽西走廊上挽了个结,竖起了山海雄关,随之引颈入海,这入海的部分便是老龙头。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自清朝开国后,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都多次到过老龙头,留下了大量诗文墨宝。老龙头上的“天开海岳”碑,据传为唐代遗碑,这四个字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

老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