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驱动创新引擎

大数据驱动创新引擎

“到2022年,带动10000户以上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3%,引导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全覆盖。”今年年初,贵州省开始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响“数字经济”攻坚战,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个方面绘出详细作战图,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虽然贵州并非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但是对于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心和魄力、对于大数据战略的实施却走在全国最前列,梅宏评价说,“万企融合”这件事做好了,就能成功打造贵州大数据事业的升级版,也是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一个产业,盘活一座城。2017年,贵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96亿元,同比增长11.3%。大数据的撬动下,贵阳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增长迅速,集中发力大数据、云计算初见成效,贵阳占据了互联网发展的“后发优势”。

像贵州一样,许多省区开始把大数据发展当作促进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引擎,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大幅度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转型、催生新业态,同时,对大数据的采集、管理、交易、分析等业务也正在成长为巨大的新兴市场。

如果说高新科技企业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弯道超车”,那么作为传统行业的企业更应抢占新技术风口,通过大数据技术驱动企业驶入运营的“快车道”。

“无论是提高产品质量,节能降耗,还是确保生产安全,大数据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发挥作用。”中控集团创始人褚健指出,以水泥行业的大数据运用为例,我国水泥产量和消耗量均占全球60%左右,但水泥行业依赖人工、煤耗较高、大型设备多,且故障发现难。通过数据清洗、特征选取、算法建模等大数据运用,可让单位熟料煤耗下降2.57%,单条生产线每年可节省205万元,助力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新时代,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梅宏相信,只有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才能形成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