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数字物流 撬动物流升级 布局智联新业态

大数据+数字物流 撬动物流升级 布局智联新业态

罗文福 罗应政 《贵州日报》(2018年05月26日T12版)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持续发展,智慧物流已从理念走向了实际应用,基于智慧物流理念而建的向大数据+物流”平台竞相崛起。

大数据让物流更简单。在贵阳经开区的货车帮总部,数十块显示大屏正在实时发布货源信息。这里每天发布超过500万条货源信息,如同中国公路物流的“晴雨表”,600余万名全国各地的货车司机和货主,通过手机、网络实时在货车帮平台上实现高效匹配。

贵阳货车帮是一家公路物流互联网企业、大型货车综合服务平台。“过去,传统物流园都是小黑板上写货源信息,货车司机连睡觉都在车上,生怕错过生意。”货车帮副总裁赵强说,很多货车司机漫无目标地寻找货源,算上油费、通行费、车辆磨损费和货车司机的食宿费,空驶一次至少损失上千元。

在贵阳跑了10多年的货车司机蒲杰说,2013年,“货车帮”App上线,他第一次使用就通过该App联系到重庆回贵阳的货源,“回贵阳没有放空,一趟就多赚了3000多元。”

立足于“大数据+物流”,贵阳货车帮深耕公路物流中车货匹配环节,降低货车空驶,提升货运效率,每年为社会节约燃油超615亿元。目前,该公司平台日发布货源信息达500万条,日促成货运交易超13万单,平台日均促成运费交易额超80亿元,并在全国360个城市建立了1000家直营服务网点。

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之上,该公司开始深入挖掘服务市场,并力图通过物流行业金融服务,带动物流产业上下游发展。在大数据领域,货车帮联合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打造的“全国公路物流指数”,极大丰富了国内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增加了观察、预测、分析中国物流业运行发展趋势的新视角,为进一步加强物流运行与国民经济的关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指导企业生产经营与投资等活动提供了依据。

从小黑板上发布信息,到货车帮实现货车司机和货主精准匹配,折射出的是“大数据+物流”的强大力量。

作为物流科技运用的探索者、实践者,贵阳传化公路港则是致力于构建“中国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即通过构建线下全国公路港实体平台网络及其所配备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和线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形成的信息化指挥体系,实现物流企业与社会车辆两大物流主体在平台内的集约化经营与信息化管理。

为2014年,传化物流进入贵州,启动以贵阳为枢纽,打造遵义、六盘水、都匀三大中心的区域网络布局,为贵州量身定制辐射全省的公路物流网络运营系统,其在贵阳建设的贵阳传化公路港已于2017年4月26日运行,目前,已有300多家物流企业10万辆社会车辆入驻,年承载货物可达500万吨以上,可解决当地5000人的就业,形成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链。”贵阳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锡全说。

目前,贵阳传化公路港一期已建设完成,并于去年5月正式运营。随着二期工程的建设,将形成信息交易中心、货运班车总站、仓储配送中心、智能车源中心、司机之家、汽配中心、商业配套服务中心等功能板块,打造上游货源信息、中游物流服务信息和下游车源信息的物流价值链。

“建成后的贵阳传化公路港除了提供仓配服务、分拨调度外,还为司机提供加油、休息、食宿和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朱锡全说。

以货车帮为龙头企业,贵阳经开区打造的数字物流产业示范基地正在崛起。基地将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中国公路物流信息平台,从而形成大数据物流产业生态体系,成为中国公路物流信息大数据中心和数字枢纽、中国现代物流呼叫集群中心;围绕车、货、资金、人等要素,通过物流信息服务等核心业务对增值服务体系进行流量导入。

着眼未来,贵阳经开区“数字物流产业示范基地”还将发展双创空间、产学研服务、培训基地、企业大学、投资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创业基金、智能园区、园区商业地产、园区基础服务配套等,形成大数据物流及相关产业的产业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