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促进监督执纪智能化
2025年09月26日
数据共享,促进监督执纪智能化
目前,贵州纪律监督“数据铁笼”试点工程建设了4个系统:民生资金监督系统、“三公”经费监督系统、执纪审查监督系统和民生监督业务管理系统。4个系统通过大数据手段,收集、比对、分析与监督执纪相关的人、事和物,发现异常数据,挖掘问题线索,让监督执纪由人工监督转向技术监督、由被动受理转向主动出击。
“最难的是数据共享,但贵州具备这个条件。这几年贵州大数据发展得风生水起,省里各部门的信息储存、共享开放、开发利用成绩显著,这给监督执纪‘数据铁笼’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解释,监督执纪“数据铁笼”最基础的是要有数据,而数据资源分散在公安、财政、发改等部门的自建系统,省纪委监委必须破除横亘在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监督数据的融合共享,然后设计监督模型分析比对,实现数据监督。
针对数据资源存储的实际,省纪委监委要求监督执纪“数据铁笼”建设“不越俎代庖、不重复建设、不贪大求全、不等待观望”,做好监督的再监督。
2017年10月,民生资金监督系统上线运行,现已扩至全省69个县并逐步推开,今年6月将在全省各县铺开。“三公”经费监督系统也已运行并正在探索新的联动工作机制。执纪审查监督系统、民生监督业务管理系统则已建成测试或内部试运行。
“数据监督的好处是,不是等干部犯了多次错才被发现、被举报,而是只要数据一录入一比对,就能快速发现和处置问题,将监督前置,不给犯下一次错的机会。这样的数据监督,对干部其实是一种保护。”省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负责人认为,监督执纪“数据铁笼”较好实现了权力可视化、监督具体化、管理预判化,变人力监督为数据监督、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有效压缩了公职人员履职的权力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