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大数据应用与质量提升

3.强化大数据应用与质量提升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

政务是最大的公共数据源,政府通过公共治理为人类集聚了海量的公共数据财富。政务大数据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广泛的使用性。政务大数据一旦被激活,向社会开放,必将创造无穷的价值,成为实现数据资本的中介。

国家大数据战略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布局,为政务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提供战略引领。我们现在有4000多个政务服务中心,这些政务服务中心具有极强的创造力,创新实践遍布全国。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持续推进,为大数据的深入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面向未来,政务大数据应用要解决3个问题,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二是注重平台构建,三是推进国家基础数据库运行的整体协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

如今,网络上数据繁多,有些数据尽管可以合法获取,且能保证数据基数,但是并非都具备大数据应有的价值。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例,网络上的人脸数据虽多,但多数无用。这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前提,必须基于基数庞大的拍摄对象在至少上千种不同视角、不同环境下拍摄的照片。数据越多,人脸识别才能越精准。然而由于网络隐私保护,不少图片无法合法获取。即使网络上的人脸数据再庞大,就发挥大数据功用而言,它们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同时,数据的质量问题值得深思。当下,大部分数据都有这样的问题:数据越多,相对质量越差。曾有人统计过,网络上的数据只有34%具备真正的价值。因此,要把人工智能技术变成产业,使其创造价值,就必须首先解决数据的数量与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