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就在百姓身边

大数据就在百姓身边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数字中国建设年度最佳实践揭晓,“贵州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践”榜上有名。运用大数据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让贵州的老百姓感受到了大数据带来的变化。

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贵州始终聚焦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更好服务民生。他们率先在省级层面打造了“云上贵州”平台,以空前的力度打通省、市、县三级政府数据,让数据“转起来”,再通过一体化数据中心的平台,实现数据聚集共享,挖掘出各种各样的应用,让数据“活起来”。

“医疗健康云”,国内首家以省为单位的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全省199家公立医院全部联通远程网络系统,实现“一窗式”预约挂号;远程医疗在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全覆盖,已经开展了4万多例远程影像诊断。

“精准扶贫云”,通过建档立卡,实时调取公安、教育、医疗、交通等17个部门和单位数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车子、房子、医疗、社保等情况,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教育云+扶贫云”,自动生成数据、自动识别贫困学生、协同自动办理教育扶贫资助。“两云”叠加,实现了应助尽助、不漏一人。

大数据深刻洞察了民生需求,拓展了服务民生新渠道。据统计,目前“云上贵州”已经汇聚省级政府部门和市(州)政府应用系统736个,集聚结构化数据526TB,发布信息项53245个,共享率达86.4%,已涵盖交通、教育、环境、工商、科技、能源等多领域数据。

在省会贵阳,大数据并非只在冰冷的机房,而是穿梭在人们身边。坐公交前,先打开手机上的“筑民生”App,公交车路线、站点距离、实时路况等信息一目了然;每个月的社保、公积金有没有到账,打开软件核对一下;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先在软件上预报名,更容易合理就近入园……不带现金、证件和银行卡,一部手机可以对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年2月,由贵阳市政府和神州控股共同打造的“筑民生”平台上线,让市民通过“一个网”“一个号”“一个窗”,获得更加安全便捷的民生服务和开展社会监督。上线仅一年多,这个平台已可以向贵阳市民提供183项服务,实名注册的用户达到22万。

在筑民生总经理周武看来,贵州在大数据场景化应用方面,离北上广深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全省上下已营造出了一个发展大数据、使用大数据的生态,身在其中,民众或许答不上来大数据的具体概念,却一定亲身体验过大数据应用的场景。”

改变的是意识,带来的是认同。2018年数博会5月将在贵州召开,不少人在数博会官微上留言。贵州人@凉咖啡说:“现在,一天的上班生活从约车开始、吃饭叫上朋友一起团购火锅、付款时使用手机支付……原来,‘高大上’的大数据并没有离我们很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时刻在改变我们的习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美好。”而另一位网友的话,或许道出了所有贵州人的心声:“贵州在有大数据概念之前,是互联网‘洼地’,现在却是大数据‘高地’。站在‘高处’看风景,那份感觉自然无比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