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分析数据:提前化解风险

采集分析数据:提前化解风险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很多苗寨,这里仅50户以上的木质连片村寨就达3922个,木质农房达88万栋。不过,随着当地农村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电气火灾也迅猛抬头,而为了有效预防火灾,当地把眼光投向了“大数据”。

记者在黔东南州的西江千户苗寨看到,这里家家户户都在总进线处安装了一个灭弧型电器保护装置。“这些保护装置同时也是农村电气火灾监控大数据平台的感知模块。”当地工作人员打开其手机上一款名为“电丁丁”的App介绍,大数据中心全天候采集农户用电数据,一旦发现其家中用电数据异常,系统会自动通过手机App发出预警,通知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处理。不仅如此,大数据中心针对区域用电数据会生成日报、周报和月报表,分析用电规律,评估安全系数,为预判电器火灾风险、精准指导农村电改提供大数据支撑。

“通过数据采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把事后解决改成事先预测,将有可能发生的问题预先监测到并且预解决。”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孟天广表示,大数据将给社会治理方式带来提升与改变。

这样的例子,记者在深圳南山区也见到一例。2017年清明假期的一天下午,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人流监测预警系统突然发出预警,原来地形狭长的深圳湾公园短时间内因超量共享单车涌入挤占路面,造成了“毛细栓塞”,很可能发生踩踏。根据大数据提供的实时动态监测、人流趋势分析、人群画像分析等信息,当地公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很快就缓解了现场人流压力,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事故。

“大数据不仅仅为政府的治理贡献数据上的理念、资源、技术、对策,还解决了以前政府在传统治理当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孟天广认为,目前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的应用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未来通过大数据来努力推动社会治理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最终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治理精准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