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留痕,实现监督执纪精准化

数据留痕,实现监督执纪精准化

长期以来,“三公”经费往往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数据铁笼”试点工程针对这个顽疾,在省直单位现有监督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纪律监督模块,形成了功能更加齐全的“三公”经费监督系统。

省财政厅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现在就增设了“向洗浴中心、高尔夫球场等特殊收款人转款”的事前禁止、“公务卡向特殊收款人转款”的事后预警、“行政事业公务接待费”等支出事后预警等纪律监督规则,一旦出现不合规的“三公”经费支出行为,系统能提前制止、及时拦截。系统运行以来,已完成1137条事前禁止、事中拦截、事后预警数据,涉及金额达1558.4万元。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正式启用了公务用车监督管理平台,省直单位近900辆公务用车安装了北斗卫星定位终端,对车辆使用轨迹、发生费用等情况实现了全程数据化监管,公车的一举一动都有迹可循。

安龙县纪委工作人员查看公务用车数据库时发现了一条异常信息:一辆公车在笃山镇和新桥镇之间连续往返23天,通过调取笃山镇公车信息和天网视频进行比对,认定笃山镇党委书记陈某违规使用公车。县纪委研究决定,给予陈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退还违规使用公车油料费6900元。

省外事办也开发了大外事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各团组出访任务完成后对出访团组经费、行程、人员等与申报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发现问题。

为破解执纪执法人员本身违纪违法的“灯下黑”问题,试点工程还专门建立执纪执法审查监督系统,通过数据留痕实现权力留印,把监督执纪权力关进“数据铁笼”。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系统将实现执纪执法审查全环节留痕溯查、审批动态跟踪、限时自动预警督办、数据自动汇总统计。现在,该系统已完成保密测试,即将投入使用。

“目前,纪律监督‘数据铁笼’试点工程还处于探索阶段,廉政风险的精准识别和快速反应的功能还在逐步完善中。”贵州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夏红民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扎紧扎密“数据铁笼”,构建监督执纪大数据平台,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搭建线上线下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