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入圈(户外游戏)

小球入圈(户外游戏)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脚的任意部位运球到指定位置。

2.积极参与活动,学会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自备材料:口哨1个、小足球人手1个、呼啦圈若干、贴纸若干、音乐《小鸡小鸡》。

2.场地设计:18米×18米正方形场地,在场地内放置若干呼啦圈,呼啦圈间距1米。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2)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随欢快的音乐做小动物模仿操《小鸡小鸡》(2×8拍)。

2.认识脚部部位,熟悉运动场地。

(1)教师引导幼儿用脚内侧、脚背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等脚部部位触球。

(2)引导幼儿将贴纸贴在脚内侧部位。讲解脚内侧运球的动作与方法并进行示范。

(3)教师:带上你们的“好朋友”(小足球)走一走,仔细观察,看看场地上有什么。(提示幼儿尝试用脚内侧运球)

3.游戏:小球入圈。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在圈外随意运球,教师鸣哨后幼儿迅速就近将小足球运至圈内,成功入圈即获胜,若小足球未进入圈内则失败。教师再次鸣哨,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不能用手触碰球。

(2)在教师提示下,幼儿听口令尝试游戏。

(3)集合,小结运球方法:脚内侧运球时,球要紧贴地面,推球的后中部前进。

(4)教师组织幼儿再次进行游戏,鼓励幼儿左右脚都要得到锻炼。

(5)教师巡回指导,对在游戏中有困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4.放松活动。

(1)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中,教师组织幼儿用小足球轻轻敲击腿部,放松肌肉。

(2)幼儿协助教师收拾器材,师幼说再见。

活动建议

1.运球是指在跑动中为控制球而用脚部进行推拨球的动作,它使球能随运球者一起运动。常用的运球技术有脚内侧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内侧运球。教学中对幼儿采用哪一种方法运球不做要求,重点是让幼儿感受和体验脚的触球部位,知道踢球的后中部即可。

(1)脚内侧运球动作与方法:支撑脚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稍前倾侧向球,随重心前移,运球脚屈膝提起,用脚内侧推球的后中部前进,随后运球脚自然着地。动作特点是易控球,运速较慢。

(2)脚背正面运球动作与方法:身体保持正常跑动姿势,上体稍前倾,运球腿屈膝提起前摆,脚背绷紧,脚尖朝下,用脚背正面部位接触球的后中部,推送足球运行。动作特点是直线推拨、速度快,但路线单一。

(3)脚背外侧运球动作与方法:跑动时上体稍前倾,步幅要小些。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稍内转,用脚背外侧向前推拨球运行。动作特点是灵活性、可变性强,易于掌握运球方向和发挥运球奔跑速度。

(4)脚背内侧运球动作与方法:自然跑动上体稍前倾,运球腿屈膝提起,脚尖稍外转,用脚背内侧部位向侧前方推拨球。动作特点是控球稳,但运速较慢,适用于运球变向。

2.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一是眼睛只顾盯着球看,不能随时观察周围情况;二是运球时步幅过大,不能很好地触球和控球;三是身体僵硬影响动作,造成触球时力量过大,球不能按自己的意图运行。教师可通过讲解与示范,引导幼儿先进行无球模仿练习,再踢固定球模仿,体验脚部不同部位运球的动作,明确触球的正确部位,体会推拨球用力的大小;其次,多做走动中的单脚运球练习或在走与慢跑中练习有节奏的匀速运球。教学中,教师应多用手势指挥,引导幼儿抬头运球,要求幼儿放松身体,协调四肢。

3.先采用一只脚进行运球练习,待熟练后再进行左右脚交替运球。

4.提醒幼儿运球将到达圆圈时,不可以大力传球,防止伤害。

活动材料

儿 歌

圆圆足球在脚下,

乖乖听话别乱跑;

哨声一响跟我走,

进入圆圈我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