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我国海岸与海洋灾害概述
2025年09月17日
1.2.2 我国海岸与海洋灾害概述
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地区是国内经济最发达地带之一,以占全国13.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60%以上的社会财富,是创造国家财富的重要地区,对全国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濒临我国的西北太平洋及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洋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沿海地区又处于海洋与大陆的交汇地带,是海洋灾害袭击的前沿,因此沿海地区一向是我国海洋灾害频繁发生和最严重的地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灾害带之一。
海洋灾害在我国自然灾害总损失中占有很大比例,且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0多亿元至数十一亿元,90年代每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甚至超过100亿元。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年均增长率为30%。图1-1给出了2009—2018年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情况统计。海洋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1-1 2009—2018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口
影响我国沿海城市的海洋灾害依次为风暴潮灾害、赤潮、巨浪和海冰。我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特点:①风暴潮灾害特别是台风风暴潮影响范围广、灾情严重、损失巨大。②渤海、黄海区域灾害种类较多,其主要灾害为海冰灾害、温带风暴潮灾害及赤潮灾害,台风风暴潮灾害发生次数较少,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浪灾害。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所致,海冰灾害和温带风暴潮灾害是渤海、黄海北部海域独有的海洋灾害类型。③近海污染日益加重,赤潮灾害有所衍生,特别是2000年以后赤潮的发生范围更广,中国东部几乎所有的海湾都已经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东海海域为赤潮高发区,较大面积赤潮集中在浙江沿海海域。④大型海洋溢油事件有上升趋势,形势严峻。⑤海啸灾害发生次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