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 海冰预报所需的资料

7.2.1 海冰预报所需的资料

1)卫星遥感资料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先后建立了卫星遥感海冰图像的接收和分析系统。每年冬季,我国的渤海及黄海北部均有结冰。冰情直接影响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港口海岸工程的正常作业。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监测,可以获取连续、大范围、实时的海冰监测资料;卫星遥感海冰资料与海面现场、航空海冰观测和实验研究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我国业务化海冰数值预报水平。高时效性的卫星遥感海冰监测信息服务,可以直接为结冰期间渤海海上油气开发及海洋航运提供安全保障,为冬季预防和减轻海冰灾害服务。

2)航空监测资料

海冰航空监测以飞机作为平台观测渤海冰情,利用飞机飞行速度快的特点,达到监测海区范围大、时效快的效果。由于卫星遥感信息对云层敏感,而飞机机动性强,恰恰可以在高层云之下观测海冰,有效排除云层遮挡海冰观测的干扰,因此航空海冰监测成为卫星遥感海冰监测的补充手段,它与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相辅相成。我国的业务化航空遥感航线覆盖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黄海北部。航空监测要素包括浮冰外缘线、冰温、冰型、冰厚、海冰光谱、海冰几何特征、海水光谱、海温等。

3)海洋站观测资料

冬季观测海冰的海洋站包括温坨子、鲅鱼圈、龙口、老虎滩、葫芦岛、芷锚湾、秦皇岛、塘沽、小长山和东港。每日海洋站观测信息,除了海冰密集度、冰量、冰块大小、冰类型等外,还有气压、气温、表层海水温度等与海冰监测和预报相关的重要资料。

4)海冰现场调查资料

冬季寒潮过程后,应及时对渤海和黄海北部冰情、水文、气象条件及海冰灾害进行现场调查。海冰现场调查资料在海冰预报技术研究、冬季港口建设、海洋航行及渤海石油开发工程设计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海冰现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

(1)海冰环境:水温、盐度。

(2)气象条件:天气、气温、风速、风向。

(3)冰情实况:密集度、冰厚、堆积、重叠、固定冰范围、冰速。

5)逐日雷达资料

冬季通过岸基雷达,以营口鲅鱼圈港为中心,对附近海域实施海冰雷达监测、同步气象要素观测和现场海冰冰上订正测量,每天两次定时雷达监测,获取海冰监测雷达图像和报告。

6)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海冰数值计算需要的气象数值预报结果:逐日气压场、风场、气温、湿度等;寒潮、冷空气过程信息:时间、路径、风速、风向、降温幅度等。

7)其他资料

(1)水深资料:为了改进海冰数值预报模式的计算精度,需要有计算海域准确的海底地形和水深资料,必须建立一套满足海冰数值模式精度要求的水深网格资料。

(2)岸型资料:海冰漂移及固定冰、搁浅冰的预报,均需要准确的预报海域的海岸线分布特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