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赤潮概述
2025年09月17日
6.1.1 赤潮概述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图6-1),它是指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图6-2),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繁殖(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的总称。
工业化社会以来,沿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大海,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灾害频繁发生,危害越来越大。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环境、影响滨海旅游业,而且还会因误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而造成人体中毒、死亡,赤潮已成为工业化进程中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严重海洋环境灾害之一。
图6-1 赤潮
图6-2 几种常见的引发赤潮的生物
全球海洋中目前已发现的赤潮生物有330多种,我国赤潮生物约150余种,其中浮游植物占绝大多数,原生动物和细菌很少,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
实际上,赤潮并非总是红赤色的,它是各种色潮的统称。由于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它可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除了最常见的红赤色之外,还有粉红色、茶色、土黄色、灰褐色、绿色、白色等,如图6-3所示。因此,有时也把呈现其他颜色的此类灾害称为褐潮、绿潮、金潮、白潮等。
图6-3 各种颜色的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