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赤潮的危害

6.1.5 赤潮的危害

1)赤潮对渔业的危害

(1)影响鱼、贝类呼吸,造成渔业减产。有些赤潮藻类能产生黏性物质,如许多涡鞭毛藻,能将大量的黏性物质排于细胞外,当鱼、虾、贝类呼吸时,这种黏性物质及浮游生物死后所排出的黏性物质,能附着于贝类和鱼类鳃上,影响其呼吸,导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一些微细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也会黏住海洋动物的鳃,使其呼吸困难,严重者也可致其死亡。

(2)导致海水缺氧,产生有毒物质。赤潮发生后,赤潮生物的急剧繁殖,过量的藻类使海水造成缺氧,对海洋生物产生很大的威胁。由于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整个海面,使下层水中严重缺氧,海水中和海底的海洋生物呼吸困难,而且死亡的赤潮生物极易为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海水缺氧甚至无氧,导致水产养殖对象的大量死亡。海水缺氧会导致海水和海底介质中处于还原状态,从而产生硫化氢和甲烷,这些有毒物质的产生,对海洋生物也有致死的作用。

(3)产生毒素,毒死鱼、虾、贝类。有些赤潮生物具有毒素,这些毒素有的对鱼、虾、贝类直接有毒害作用,使其死亡,如涡鞭毛藻赤潮造成日本渔业严重的损害。赤潮生物的死亡还会促使细菌繁殖,有些种类的细菌或由这些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能将鱼、虾、贝类毒死。

2)赤潮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根据赤潮藻类的是否有毒,可以把赤潮藻类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无毒赤潮,无毒赤潮一般是无害的,不会引起海产养殖太大的麻烦,只是由于赤潮藻类数量过高,当它们死亡分解时消耗大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因缺氧而死亡,如夜光藻、硅藻等引起的赤潮。第二类赤潮对人无害,但是对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有害,这类赤潮主要是对鱼的鳃产生堵塞损害,影响其呼吸,导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或产生溶血性物质造成鱼类死亡,如硅藻中的角刺藻和甲藻种的米氏裸甲藻等产生的赤潮。一些微细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也会黏住海洋动物的鳃,使其呼吸困难,严重者也可致其死亡。第三类赤潮为有毒赤潮,人类一旦食用这样的贝类就可能造成人类肠胃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中毒,人体中毒轻者会损害健康,重者会导致长期丧失记忆,甚至导致中毒死亡。赤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除了“病从口入”以外,接触赤潮毒素会引起皮肤不适,在含神经性毒素赤潮期间,挥发性毒素还能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影响。毒素除了残留在贝类中外,还会残留在虾蟹、鱼类等海产品中。

另外,赤潮的出现还会使海水变色从而破坏环境的美感,特别是发生在滨海沙滩或开展水上活动的风景区,使人们的海上休闲娱乐活动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