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全球风暴潮灾害概述
全球来看,美国、日本、印度、孟加拉、中国、菲律宾、英国等是风暴潮灾害多发国家。全球受热带气旋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是孟加拉湾沿岸、西北太平洋沿岸、美洲东海岸。温带气旋风暴潮在中纬度海洋国家沿海各地常见到。欧洲北海沿岸诸国、美国东海岸及中国的渤海都常有温带风暴潮出现。
历史上曾发生不少严重的风暴潮灾害。风暴潮往往伴随着狂风巨浪,导致水位暴涨、堤岸决口、农田淹没、房舍倒塌、人畜伤亡,酿成巨大的灾害。以下为《自然灾害学导论》记录的20世纪发生在孟加拉、日本、荷兰的典型风暴潮灾害情况。
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风暴增水超过6 m的风暴潮夺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50万头,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13万人的生命。
1959年9月26日,日本伊势湾顶的名古屋一带地区,遭受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其最大风暴增水曾达3.45 m,最高潮位达5.81 m。当时,伊势湾一带沿岸水位猛增,暴潮激起千层浪,汹涌地扑向堤岸,防潮海堤短时间内即被冲毁。这次风暴潮造成了5 180人死亡,伤亡合计7万余人,受灾人口达150万,直接经济损失852亿日元(按当年价格统计)。
荷兰是一个低洼泽国,极易受风暴潮灾害的影响,1953年1月底一次最大的温带气旋袭击荷兰,海水内侵60多千米,死亡2 000多人,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2.5亿美元。这次强风暴潮过程还侵袭了英国,使300多人丧生,北海沿岸的一些西欧国家也不同程度遭受了灾害。
美国地处中纬,也是一个频受风暴潮灾害的国家,其东海岸以及墨西哥湾沿岸,濒临大西洋,在夏秋季节多发生飓风暴潮,濒临大西洋的东北部沿岸则以冬季的温带风暴潮为主。特大飓风暴潮约每隔四五年发生一次,每次损失均高达数亿美元,1969年登陆美国的一次飓风,在密西西比的一个观测站曾记录了7.5m的潮高值,创造了美国最高风暴潮位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