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基本概念
2025年09月17日
3.1.1 基本概念
风暴潮是指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的海水异常升降现象,也称风暴水、风暴海啸。风暴潮可能带来海水水位的异常升高,水位升高以后的海水随潮流等向岸传播。传播过程可视为一种特殊的波浪传播,传播到海岸以后,海水可能对岸坡产生冲蚀,并且可能进一步冲上陆地区域,形成洪灾,造成建筑物的倒塌、人员的伤亡等。
风暴潮灾害的轻重,除与风暴潮增水本身有关外,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①风暴潮是否遇上天文大潮的高潮,如果风暴潮与其叠加在一起,成灾的可能性就很大;②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社会及经济情况。一般来说,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处、海岸呈喇叭口形状、海底地势平缓、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的地区,所受的风暴潮灾害相对来讲要严重些。
根据风暴的性质,风暴潮通常可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前者有时也称热带气旋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均有台风风暴潮发生。温带风暴潮是由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引起的,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其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及我国北方海区沿岸为多。温带风暴潮根据其天气系统特点,又可分为冷锋配合低压或气旋型、冷锋型、温带气旋型等类别。
台风风暴潮多由诱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进行命名。例如,由1980年第7号强台风(国际上称为Joe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称为“8007台风风暴潮”(也称Joe风暴潮)。温带风暴潮大多以发生日期命名,如2003年10月11日发生的温带风暴潮称为“031011温带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