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记
小升初在即,忍不住有些焦虑。
我们家儿子从小散养,毫不鸡血,学了足球学篮球,学了篮球学乒乓,放弃画画学钢琴,钢琴刚入门又转学了小号,都是随便学学,不作要求,不定任务,全凭兴趣。至于语数外,三年级之前基本上没有去上过任何校外班。一来自恃基因良好,二来被老师同学们学霸学霸地叫着,晕晕然有点忘乎所以。
年初某一日,我和同事谈到孩子小升初择校问题,得知若要勉强够得着我们的目标学校,英语要达到中考模拟水平,奥数更重要,要求更高,突然很惶恐。我大浦东人口众多,名校资源僧多粥少,想来竞争自然是激烈的,然而我还不料竟然激烈甚至惨烈到这种程度。
赶紧重新客观全面审视一下儿子的情况:四年级开始学奥数,兼有良师,兴趣盎然,学得不错,曾经得过大奖。即便出去比,问题应该是不大的。语文重在平时积累,而且好歹算是我的专业,我也经常舞文弄墨,儿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终不会太差。英语则是短板。说来也是我太自信甚至自大了。我们居住在一个国际社区,邻居多是外国人,周围人都特别重视英语。左邻右舍的孩子几乎是从两三岁开始就去各种机构学各种英语。而我却大意了。我一向认为英语最简单呀,不就背背单词、说说句子、理理语法吗?稍稍花点时间得高分易如反掌。比如我,从小到大英语几乎没有考过第二,这有什么难的?于是我的孩子就这么快乐轻松地长大了。除了四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抱着玩的态度曾经上过一个短期的绘本课(那还是闺密家小孩报名以后上了小半有事去不了送给我们的),我儿子真就没有在校外上过丁点儿英语课(此处谴责自己三秒钟)。差距不可能不大。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然亡羊补牢,未为晚乎?
赶紧向过来人取经,多方咨询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儿子英语水平与名校要求的差距。有高人指点,要去上成人版的新概念英语。于是,我赶紧奔往据说最有成效的新概念英语培训机构——某立英语。听介绍说择校要有竞争力,至少新概念英语2得学完。新概念英语1和2完全上下来要两年多,其时已是2018年3月,距离儿子考初中只有一年,眼看着时间来不及。好在儿子在学校学得扎实,测试下来水平还不错。我当机立断,让他直接插班,从新概念英语1最后一个单元学起。
不得不说,儿子还是很争气的,学习能力也是不错的,很快就把新概念1前面的内容自己补上了,自从插班以后,几乎每次考试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的。班上的同学可都是至少已学了一年多呀,我很满意。
自从三笔四口、这杯那杯等考试和竞赛取消以后,家长们都很茫然。名校们选择学生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手上到底持有什么砝码才有可能受到青睐?手上有奖,心中不慌,还是去考考证书吧。话说风声渐紧后,英语可考的证书真心不多了,新概念等级考取消了,基础口译太难了,于是,只剩下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中的KET考试对我们比较合适。
想来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即将小升初的学生家长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今年的KET考试报名异常火爆,紧俏空前。11月17日考试,网站7月3日就发布了报名公告。8月14日9时开始报名,我早早地端坐于电脑前,凭着一向的眼疾手快,秒杀到了一个报考名额。后来在几个群里听人说,9时10分的时候,上海唯一的考点华东师范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就已经满额了,很多人只好去抢江浙考点的名额,还有更多人哪里的名额都没有抢到,叹息一片。我暗自庆幸,还好我准备充足,下手早,否则460元的报名费还付不出去呢。
接下来是备考。特殊时期,孩子真心忙碌,其间也有懈怠、偷懒,各种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鸡飞狗跳,家有小学生需要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都知道,不一一赘述了。
10月21日,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网站上成功下载并打印了准考证。看到准考证的那一刻,有点傻眼。那个考试分笔试和口试,要考17、18日两天,而那两天为周末,我家儿子任务多,上午都有常规补课,18日晚上还有常规课,时间真心紧张。更要命的是,KET笔试时间为17日14:00至15:40,我们后来报名的一个CL竞赛时间是12:30至14:30,二者冲突了(报名时都只知道是哪一天考试,而不知道具体的时间点)。怎么办呢?英语我们还没有任何证书,是决计不能放弃的;CL考四门,语文、数学、英语和科普,其重头戏在数学,是我们拿手的,极有可能拿奖,也是很难割舍的。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有所取舍。
我调动我十二分的智慧,想要找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查阅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各种时间计算、路线规划,最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用半个小时参加CL竞赛,专攻数学,放弃其他三门,然后飞快奔赴KET考场。
即便如此,时间还是很紧张,众所周知,我魔都经常堵车没商量,稍有差池,就可能堵在路上,赶不上考试。17日那天,我们全家简直如临大敌。为防止走错路赶不上考试,早上九点开车把儿子送去机构上课后,我和先生立马赶往浦西,去华东师范大学KET考场探路,看怎么走最不会堵车,哪里方便停车,从哪个门进去到达考场最快。因为从浦东的CL竞赛考场出来,到KET开考,中间不到一个小时,但路上无论如何也要四五十分钟!每一分钟对我们都非常宝贵,每一个不确定因素我们都要提前排除。
果然很堵,把考场的情况彻底弄清楚以后回到家里,已经11:02了。极快地吃了几口饭,然后带着儿子的午饭食盒赶去接儿子。虽说极不喜欢儿子在车上吃东西,一来怕他晕车,二来会弄得车里很脏,但是架不住时间紧张,还是让他在车上把午饭打发了。路上儿子一边吃饭我们一边合计,CL竞赛的数学我们到底考几分钟呢?若考35分钟,后面时间会特别紧张,很可能KET考试会迟到,甚至进不了考场;若只考30分钟,后面压力小一点,但是这种竞赛题目都很难,速度要求很高,一般都做不完,而且语文、数学、英语和科普四门卷子一起发,显然英语和科普时间比较充裕,那么事实上考生一般都会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数学,高手如林,我儿子的30分钟又如何拼得过别人的40甚至50分钟呢?实在头疼!
想了又想,算了又算,送儿子进考场的最后一刻,我毅然对儿子说:“语文、英语和科普你看都不要看一眼,因为你没时间,哪怕再简单,你也不要写一个字。你只管数学。看好手表,数学就考32分钟,不管做没做完,13:02你一定得出来。”儿子擦了擦他刚吃完饭的油乎乎的小嘴巴,一脸严肃地进去了。
我回到路边的车上,困极,想打个盹,却睡不着,和先生不停刷手机,看实时路况,坐立不安。到12:58的时候,发现高德地图显示我们要走的路线拥堵,行程耗时要48分钟!于是果断决定提前去把儿子叫出来。考场的老师很善解人意,听了我的解释,很理解我,同意我提前接走孩子。一个美女老师主动说帮我去叫儿子,在她上楼的最后一刻,我对她说:“现在是12:59分,要不你再多给他一分钟吧?”我深知儿子的性格,如果有数学题他会做,却没有时间做,他会多么遗憾!美女老师显然十分理解我的纠结,微笑着对我点点头。那一刻,我觉得她的笑容特别暖心特别美。
13:02,儿子出来了,我牵着他的小手,把他塞进车里,他爸爸早就发动了汽车,我们一路狂奔。
让儿子在车上闭眼小憩一会儿,我则紧紧盯着行车导航。看着路线图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黄,一会儿变绿,心潮随之起伏。
说来运气还算不错,虽然有几小段拥堵,但不是特别厉害。13:48我们到达了华东师范大学校门口。由于上午踩过点,轻车熟路,一路小跑,13:50,我就把儿子送进了考场。谢天谢地!长吁了一口气。
候考的时候跟朋友S在微信里说了几句话。朋友在外地,很久没见了,前几天跟我说周末那几天比较方便,可以腾挪出时间来上海看看我。我曾为这个消息欣喜异常,但随之黯然。盼这一天盼了很久了,但是,谁叫我首先是一个母亲?一个为小升初奔忙的母亲?
好在朋友很理解我的境况,虽不能好好相聚,但彼此牵挂依然,也算是忙乱生活里的一点慰藉。
晚上早早睡觉,临睡前发了一条朋友圈:“史上最赶的一天。仅用8分钟吃了平生最快的一顿午饭,辗转四处,驱车125公里,为了一点或有或无的机会。娃又一次被搞吐了,我也几乎累瘫。明天还得继续。”
是啊,明天还得继续。
18日,早早起床,新一轮时间大战打响。八点送孩子去机构学奥数,十一点结束。回到家11:40,午饭。12:20准时出发去赶KET的口试。一点半考试,一点候考。时间不似昨日那般紧张,但也丝毫不敢怠慢。
大雨滂沱,天气湿冷,但我们全家情绪都很高涨,因为想着再过一个多小时,抓狂的赶考大战就要结束了。
没想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后头。
再一次来到华东师范大学门口,发现不似昨日诸多关卡,车辆竟然可以直接驶入校园,微觉诧异。
来到国际汉语教学楼,气氛冷清,没有看到前一日候考家长人头攒动的景象,更觉不解,心里开始有隐隐的不安。
一口气冲上准考证上写的213考场,教室里竟然空无一人!
怎么回事?难道我记错地址了?赶紧把准考证拿出来看了又看,没错呀,是写的“2018-11-18 13:31-14:00,国际汉语教学楼213。”再给儿子看,也没错,就是这样写的。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我一下子乱了阵脚。好在先生还比较冷静,马上拨打准考证上所留的华东师范大学国外考试中心的联系电话,一个女孩告诉我们说口试已于前一天即11月17日笔试完毕后随即展开了,并且已经结束了!太匪夷所思了,考试已经结束了?我们考生竟然毫不知情!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颤抖着双手拿出手机,想要看看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网站,没有成功,想起这个网站是不能手机浏览的,奈何身边没有电脑!满脑子的难以置信,顾不上安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的儿子,赶紧掉转车头往家赶!我要上网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驱车再行几十公里,匆忙赶回家里,电脑上网,登陆考试中心的网站,用用户名和密码进去,才发现准考证竟然发生了改变!
原来我们如此重视的这一场考试,时间真的改变了,然而,我们却毫不知情!
谁之过?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我陷入了沉思。
我实在困惑。教育部如此权威的部门,组织如此严肃的涉及众多考生的考试,为什么随随便便就将考试时间改变了?网站上的报名指南曾有温馨提示:“(报考费)支付前请仔细核对报考信息,一旦完成支付,考生将不能更改考试时间、地点和考试级别。”既然如此严肃,对考生如此要求,我们考生自当遵从,为什么主办方自己却轻易改变?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单方面霸王条款?
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主办方不得已更改了考试时间,为什么不对考生作出有效的通知?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国外考试中心工作人员的说法,我回头仔细检查了我的手机短信,才发现曾经于10月25日12:40收到过一条模糊的短信。没有“重要通知”“特别关注”等强调字样,没有足够的提醒,而且是发送于中午绝大多数人都在午休(身体休息,大脑更在休息,手机大多静音)的时候,而且是混迹于106打头的一堆垃圾短信中!没有电话通知!没有网站公示或者滚动提醒!这样的短信,这样的时刻,在信息爆炸、垃圾短信满天飞的时代,如何能够引起注意?
更加想不通的是,11月17日下午我送孩子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14:00-15:40的笔试,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口试时间改变了?考场里没有公告,没有通知,考生所在的教室里也没有人给过任何提醒!
于是,我们完美地错过了。
按照正常的思维,从考试的组织者来说,如果考试时间变更,考试中心发送了短信,应该在短信中予以强调,并提醒“收到后回复”;如果没有回复,应该辅以电话确认;如果没有电话确认,笔试现场也应特别通告、提醒。结果,每一个环节都没有很好地执行,而只把希望寄托在“家长应该看到了短信”的想当然上面。反正除了孩子和家长,没有人会受损失。
我为孩子抱屈,也深深地自责。
或许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我不够上心,我也还不够专注。如果我足够有闲,每时每刻认真查阅手机里的每一条垃圾短信,目光如炬;如果我有强迫症,反复地用账号密码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网站,或许就会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可惜没有这样的如果。
有一些损失,真的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为了这个考试,我的孩子放弃了一个本来很有希望得奖的竞赛,丢掉了一个将会对他的升学很有帮助的砝码;为了这个考试,先生特意周五午夜赶回上海,改掉了两周的工作行程;为了这个考试,我错过了期待多年或许也是此生唯一一次机会的朋友会面!孩子几个月的准备和努力、考前的紧张和调整,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竟然是这样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原因!我实在是无语。
呆呆地坐到黄昏,阿姨进房间来对我说:“该吃晚饭了,吃饭后还要送孩子去上课。”是啊,夜将至,雾已重,路还长,我们却依然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