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流动——从小处说情商(三)

让情感流动——从小处说情商(三)

周一早上先生出门的时候,幽幽地说:“这次出差可能要近两周才能回来呢。”我听了,不以为意,因为早已习惯。

老爸送到地下车库,我坐在副驾驶上,悄悄对先生说:“爸爸可能下周要回去了,你们这次大概没有机会再见面了,所以他特意下来送你。”先生有点吃惊,但是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对爸爸微笑和挥手。我懂他的意思。的确是不方便说什么。如果说:“爸爸,可惜我没有机会送你了。”岂不有催促老人家早点回去不加挽留之意?如果说:“爸爸,你多住几天吧,不要急着回去啊。”是不是也有此地无银之嫌?所以他只是笑着,使劲挥手。

昨天晚饭时先生给我打电话,问:“你想不想我周末回来?”我当然想啦。家里好多东西坏了,他淘宝买的配件都已到货,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安装,正犯愁呢。而且,孩子每天有课,我要数次往返接送,都没有时间陪急着回老家的老爸去稍微远点的地方逛逛。如果他能回来替我当几天司机,岂不两全其美?可是,我深知他们的新项目马上就要开工了,这几天特别紧张。果然,先生说:“我可以明天下班以后回来,后天下午再赶过去,参加周日一早的开工典礼。”想着他从安徽那么偏远的地方回来,出租换大巴,再换高铁,一路舟车劳顿,挺辛苦的,回来也就能待一二十个小时,还要再舟车劳顿地赶回去,很不忍心。于是我说:“我欢迎你回来,但是我又不想你那么辛苦,你自己做决定吧。”几分钟后,先生发来了他订的高铁票照片,算算到家也快凌晨了。有一点心疼,但更多的是暖意。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只是这种温暖的感觉。很多时候,朋友甚至亲人之间并不能给予实际的帮助,因为条件、身份、时空等等各方面的限制,何况还有一些不能替代之苦,比如生老病死。但是这种温暖的感觉可以给人更多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无惧这尘世的刀剑风霜。比如,前面先生曾打电话劝老爸到上海来做手术,说自己会好好陪他,可是后来因为工作的关系,还是把老爸送到医院后就走了,剩下我一个人在医院里上下奔忙。虽然很累,偶尔感觉也很无助,但是我没有怨言,因为我深知他的情非得已。我在他出差临走时的眼神里看出了深深的歉意。

感情,永远需要沟通,需要哪怕是朴素的表达——一个问候,一句关心,一个无言的拥抱,甚至只是一个体谅的眼神。似乎很虚,但是足够。有了顺畅的情感流动,障碍、问题多半会迎刃而解。想起一位心理学大师说过:“先解决情绪,再解决事情。”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比如下班了,对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另一半说:“你辛苦了。”比如孩子情绪不佳,去搂搂他(她)的肩膀说:“宝贝,我知道你不开心了。”又比如,朋友圈看到谁有麻烦或者情绪低落,问一声:“你怎么了?”“需要帮忙吗?”甚至只是给他(她)一个拥抱的表情,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足够让人心生暖意。

有些人过于理性,在别人有需求(其实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情感需求)而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因为觉得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干脆沉默,什么都不说,连起码的共鸣都没有。这对于亲密关系,其实是很大的伤害。因为没有人能够透过你的沉默,猜出你的内心。谁知道你的沉默是不是因为冷漠?

想起几天前发生的一次龃龉,终生难忘。

几天前的晚上,我在大学同学群里转发了我的《锦鲤》一文,正在好些同学纷纷点赞之际,一个同学竟然跳出来点名攻击我,言语极其刻毒!我一下子蒙了。

这位同学,我们大学时比较要好,大学毕业后还多次联系,我在她老家家里住过,她在我上海读研的宿舍也住过,我们曾经无话不谈。即便失去联系好几年,重新联系后在朋友圈看到她代理的一个保险产品还不错,虽多年不见,仅凭着同学的那一份信任,我还向远在北京的她买了20万元保费的保险。其实什么保险产品上海没有呢?在上海买不是更方便吗?

何况,即便是普通同学,毕业都20年了,何以如此恶语相向?更何况,我们都已行过半生,似乎该怀着感念回忆往事了,为何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恶毒地攻击最单纯时代一起走过的同学?(真的挺恶毒的,不是我夸张)我到底有什么不堪?同学们该如何看我?旁观的同学也不明白了,有好几个私信问我。我伤心得直掉眼泪。

或许是我说我们的大学母校不入流,冒犯了她心中的圣地,伤害到同学的感情?又或许是我讲述我的多次化险为夷,变坎坷为幸运,有炫耀之嫌,让人心生嫉恨?我想啊想,怎么都想不明白,大半宿没睡。

早上起来,头昏脑涨,看到同学群里很多人留言挺我,为我和我的文章点赞,再细看一下,发现这位同学已经退群了。本想将这一件事、这一段情就此尘封,但是心里隐隐作痛,忍不住私信她,问个明白。于是,有了以下翔实的聊天记录。

我:我不知道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你,让你在群里如此说话。如果我真有什么无心之过,请谅解哈!

L:你没有什么得罪我。我曾经以为我们之间友谊深厚,但是你好像在很多年前就已经不认识我了!也许是我这个同学不入流吧!

我:我很多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这话从何说起?!我去宜昌办事,住在你家里,你妈妈热情地招待我,你也拿出你最喜欢的鱼冻子和我一起吃,还有慈祥的奶奶。我一直记在心里(此处有泪,因为奶奶已经去世了)。后来在上海大学,我们也曾朝夕相处,你陪着我出去做家教,晒得很黑。那会儿很穷,没有钱,也没能好好招待你,我们每天一起吃最简单的饭菜,但是却很开心。这些你都不记得了吗?为什么说我不认识你了?

L:我去北京读研之后你就不认识我了。

我:这话从何说起?是你曾经联系我,我没有给你回应。还是怎样?

L:我在QQ里跟你打招呼,你说你不认识我,你要去办什么签证,然后就不理我了。

我: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L:我读研究生的时候。

我:你是哪一年去北京读研究生的呢?这个我倒是有点模糊了。

L:2014年。

我:你是不是误会我了?2014年那年我儿子生病,我们一年都没有出远门,更谈不上出国了,哪里有去办签证一说?

L:事情不是发生在2014年,是在2014年之后。

我:那我更不知道了。是不是你以陌生人的地址和身份试探我,开我玩笑,而我因为甚至都不知道你已经去了北京,所以没有认出你来,让你伤心了?

L:我应该没有那么无聊吧?我明确地告诉你,我是你的大学同学,我姓L,我是宜昌人。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我的QQ号没有变过,头像、名称都没有变。我的QQ号是我有了孩子之后才有了昵称和头像的变动。

我: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许当时是别人在用我的电脑?也许是我的QQ号临时被盗用?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我岂是这样的人?!你应该对我有这个信心啊。

L:之前我们一直用那个QQ号联系,可是有一天你突然就说你不知道我是谁了,然后还说你要办签证。唉!那天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主动和你联系过了。现在我也不想多提这件事了。只不过昨天看到你文章的用词,突然觉得也许那时候你也是嫌弃大学同学的吧?因此有些激烈,抱歉了!

我:我也是很奇怪,曾经我们那么要好,怎么突然有几年就失去联系了?还以为是各自都在忙着工作、结婚、生孩子,是岁月和空间拉远了我们的距离,倒是没有太多想。一直到前几年在微信同学群里看到你,觉得失而复得,如获至宝,才主动加你的呀。

聊天至此,长久的沉默。我如梦初醒,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因为有情,所以期待,有了期待,便易失落。沉默不语,日久生寒。我不问,你不说。冷淡至极,别扭到底。有多少情感和关系,是败在这个沟通的死结上?

很多夫妻,一辈子吵吵闹闹,却不会离婚。还有很多夫妻,看起来风平浪静,相敬如宾,但突然就成为路人,老死不相往来。朋友也是。很多人原本关系亲密,因为一次偶然的误解,打上了死结,情感连接的通道被关闭,彼此沉默,永成陌路……

我很感谢我的同学最终还是打开心扉,讲出了这一切,虽然是在沉默几年之后,即便是用那样激烈甚至惨烈的方式,但是,好在我们终于都可以打开心结了。于我,是豁然,是解脱,是遗憾。于她,或许是释然。

拒绝一潭死水,让情感流动起来吧,它远超沉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