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四射

“热”情四射

八月初,全国各地热气蒸腾,但新疆的热远超想象。吐鲁番、火焰山自不必说。乌鲁木齐和昌吉也热过上海。即便是喀纳斯、可可托海和天池,如果不在树荫下,照样是热浪逼人。库木塔格沙漠很美,很想爬上山头极目远眺,可惜太热了,沙石烫脚,穿着凉鞋根本无法走路,即便穿着厚厚的旅游鞋,走不了几米也得折返。如果没有高筒的厚鞋套保护,连很矮的山峰都爬不上去。游客中不时发出惊呼声,说是又有人烫伤了脚。晚上七点半,火焰山的地表温度还有68摄氏度。即便有风,也像是火苗呼啸的感觉。这绝对是中国最热的地方,没有之一。

正因为气候极其干燥、降雨稀少,新疆是世界上拥有古尸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干尸也成了新疆博物馆的特色馆藏。这里有罗布泊出土的著名古尸体——楼兰美女。轰动一时的小河墓地出土的小河公主女尸,她面带神秘微笑,等人来解答这穿越千年之谜。

吐鲁番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是极端干旱之地,但是这里却种出了世界上最美味的葡萄及许多瓜果。这得归功于坎儿井。

坎儿井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普遍存在于吐鲁番地区,累计长度达5272公里。

吐鲁番盆地虽然酷热少雨,但天无绝人之路。北有博格达山,西有喀拉乌成山,每到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勤劳智慧的吐鲁番人民长年挖凿,打井、修渠、引水、蓄水,将这宝贵的地下水源合理利用,浇灌出大片良田绿洲,泽被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