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动魄两小时

10 惊心动魄两小时

作为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的一名外科医生,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已经成为我和同事们的家常便饭。在我们收治的艾滋病患者中,有一类病人,他们因为长期静脉注射毒品,导致大血管周围形成炎性血管瘤,往往因血管瘤破裂大出血急诊入院。血管瘤破裂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疾病,进展快,病情十分危重,出血量十分凶猛,抢救起来十分棘手,如果处理不及时,患者将在较短时间内因大出血而死亡。对于这类病人的抢救,一点都不夸张地说,用“惊心动魄、争分夺秒”八个字来形容是最贴切不过了。

2014年7月初,我经历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班,一幕幕场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天晚上,我科收治了一例从红河州转诊来的左腹股沟炎性血管瘤HIV感染患者,该患者有多年静脉吸毒史,外周血管都已损坏,长期经腹股沟区大血管注射毒品,最终导致左腹股沟区血管受损并出现炎性血管瘤。原计划第二天早上做完各项检查后,就立刻为该患者安排进行手术。然而,疾病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我们的预计。深夜两点钟左右,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我,随后听到值班护士的呼声:“17床病人XXX大出血了”,我以最快的速度立刻赶到病床旁,就在护士来敲门喊我的这短暂片刻,简单的压制已经不能够止血,患者鲜血直流,意识已有些不清醒,面色苍白,血压在逐渐下降。看到这个情景,我来不及考虑,立即穿戴好防护服,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同时嘱咐护士开通两个静脉通道,大量补液、扩容、升压、纠正失血性休克等处理。经过近2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意识清醒。

处理完毕,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值班室,抬头看看墙上的时钟,已是凌晨4点,正是夜深人静的时刻,然而经历了刚才这惊心动魄的两个小时,现在的我已经没有丝毫睡意。坐在桌前,我对这例病人的成功抢救做了简要的总结:首先护士发现并报告及时,为抢救患者赢得了宝贵的第一时间;其次,在抢救之前当班护士已经准备好了抢救艾滋病患者需要的防护装备及抢救材料,医生在第一时间可以投入抢救,一方面赢得了时间,另一方面保护好了我们医务人员,避免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最后,对于外周血管损坏严重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管,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液,也可以开通多个静脉通道,输注抢救药品。医护之间高度默契的合作,成为我们这次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而这正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日常工作中,在我们给大量的艾滋病病人手术过程中,日积月累慢慢磨合出来的宝贵经验。

作为一个艾滋病患者的外科手术大夫,职业暴露的风险就像一把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会掉落,我们只有通过高度的防范、严格的遵守操作规范以及医护人员之间无缝衔接的配合来避免。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历过很多次“惊心动魄”的手术,但从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因为职业暴露感染HIV。我们有时候也会想,冒着这么大的职业暴露风险工作,到底值不值得?但是回过来又一想,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患者,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他们!每一次手术成功,让患者重拾健康的希望,就是对我最好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