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无声的爱

10 无声的爱

丁零零……

当我接过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女声。这是一位单身母亲,孩子是90后。她每次与我诉说儿子的情况声音都会从低沉到嘶哑。男孩受父母婚姻的影响,比较叛逆,沾上毒品,感染上艾滋病,也不愿意接受抗病毒治疗,每次与其沟通只会回复几个字:“我恨所有人,不要来找我!”母亲知道情况后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希望能够挽救儿子。每次男孩情绪发生变化,这位母亲都会告诉我,然后我们根据了解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与男孩进行沟通,给予他鼓励和关怀。我已记不清与这位母亲交流了多少次,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希望能够帮助男孩和这个家庭走出被疾病笼罩的灰暗世界。

每一份真诚的爱,每一份温暖的关怀,都不会轻易被辜负。也许男孩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爱和我们医生的用心关怀,慢慢地也开始向我们吐露心扉。男孩告诉我们,他排斥外界、有极端想法是因为恐惧、害怕别人歧视的眼光,也怕自己的疾病连累母亲,但又不愿意轻易放弃生命,于是在网上搜索了解到目前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方法是“鸡尾酒疗法”,并购买了鸡尾酒每天晚上喝一杯。通过男孩的倾诉,我们分析男孩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外界对艾滋病歧视的压力;二是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们针对主要问题给予他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并同时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抗病毒治疗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男孩走出自我设陷,驱赶内心雾霾。经过多次心理沟通辅导,有一天,男孩竟然主动到治疗点寻求帮助,要求进行抗病毒治疗。他的整个状态阳光、自信,已经不是我起初认识的那个消极、自闭的男孩。男孩的身边站着那个曾经绝望、无助的母亲,在此时此刻,她没有了往日的唠叨和抱怨,我在她眼神里看到了感激和希望。艾滋病给家庭、患者身心带来的折磨才是这个疾病真正恐怖的地方,而爱、理解和支持,可以帮助这些受伤的心灵重获希望。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防艾工作中已经不是什么鲜新事。我参加防艾团队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从起初受到社会各方面舆论影响的不理解到现在的接纳、理解与关怀。现在我每天不戴口罩、不戴帽子和患者密切接触,思想上也没有任何负担,甚至在“积极自我管理”活动中与患者携手进行游戏时也未害怕过。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都如此,和患者在一起我们感到很安心。

“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来说,孤立比死亡更可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教及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我会认真做好艾滋病防治相关工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整个人群,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艾滋病,了解传播途径,知道运用什么正确方法让自己远离艾滋病而不是疏远和歧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也让患者了解目前艾滋病的正确治疗方法和取得的成效,正确认识艾滋病,积极治疗、珍爱生命,不再生活在恐惧和无知中。

点评:

艾滋病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已经历时三十余载,艾滋病病毒以迅猛之势横扫全球,从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到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不受感染的地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仅仅是对医学的挑战,更是对人类行为方式与生活态度的警醒和拷问。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根治方法。艾滋病病毒带来的危害是可怕的,但对艾滋病感染者来说,比病痛更可怕的是孤独、歧视和被抛弃。

由于HIV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当得知感染了HIV后,患者及家庭成员将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艾滋病患者的心理一般会经历5个时期: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合作协议期、悲伤犹豫期、接受升华期。大部分的艾滋病患者面对死亡、疾病的影响,社会孤立等做出的反应包括否认、愤怒、抑郁及自杀倾向等。不同患者不同发病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果患病后惨遭家人、亲密爱人、朋友等的歧视、背叛或抛弃,无疑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创伤。我们需要携手抵御艾滋病毒,而不是将我们身边的感染者推向痛苦、无助和绝望的境地。

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是抵御寒冬的法宝。在我们呈现的案例中你能看到夫妻间患难与共的爱情,看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看到父亲厚重的爱与承担,看到亲人们在疾病、苦难面前更加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力量,看到经历过风雨洗礼的患者最终成为志愿者,默默帮助有同样遭遇的人们的善意和能量。在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也被爱的力量,家人的温暖深深感动和激励着。同时,也亲眼见证着有这样一波人在经历了心理创伤后破茧成蝶的重生之路:有的发现了自己的潜能,更加勇敢和强大;有的学会了感恩,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有的在患难面前,才真正看清一个人,一段关系,抛开世俗的爱欲情仇,真正地爱自己和爱他人;有的重新寻找生命新的意义……

这就是爱的力量。只有你认识爱的力量时,你才会明白真正的爱是帮助我们走出自我的狭隘,是把自己融入众生,点亮他人生命,抵达人心深处最温暖的力量。

(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