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相伴,稳步前行
2007年5月份,我在县妇幼保健院被查出是HIV。当时我对这突如其来的“艾”还不是很了解。只是偶尔听到人家说说,怎么也想不到会在我身上发生。
那天,下着小雨,我去县妇幼保健院做产检,医生建议我做HIV这项检查,我没一点考虑就做了。想不到等看到最后的结果时却措手不及。
我不知道当时是怎样走出医生办公室的,只记得医生当时给我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让我带上老公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找某个医生。那一刻,我大脑里想的就是:我马上要死了!马上要死了!
不知道那天到底是怎样到家的,糊里糊涂地跟老公说了个大概,老公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接下来我们两口子的日子一直都是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直到一星期以后,疾控中心的医生打电话通知我俩去做确诊时,才决定不管怎样都要去。最后确诊的结果,我们俩都是HIV阳性。一边要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艾”,一边要做不要孩子的心理准备。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只知道那段日子是以泪洗面而过的。我想过更多的是死,一走了之,其它的真想不出还会怎样。
2007年7月份左右,疾控中心的医生又打电话告诉我说有个HIV感染者的类似聚会的活动,会在活动中交流些知识,鼓励我加入。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去参加。当时才有四五个HIV感染者,相互面对时都没有什么更多的言语交流,更别说是什么深入沟通了。只有医生给我讲讲知识、说说其他人的故事。回来后,我一直琢磨为什么医生不放弃我们,还要给我们讲这么多。于是,从那以后,我还会悄悄地看一些关于HIV的宣传册及书刊。就这样我慢慢地知道了原来HIV是可以用药来控制的,坚持服药可以让我慢慢地好起来。
随着知识的增加,我渐渐有了生活可以好起来的希望和信心。可想不到的是,对健康的担忧少了,我们夫妻之间的怀疑和纷争却越来越多,甚至还闹到打算离婚的地步。在那样的情况下,我找不到其他的倾诉对象,只有找疾控中心的医生们了,虽然不知道要怎样开口,要从哪里说起,但那个时候只有找他们才能找到安全感,也可以说遇见他们是我二次复活的开始。
那一次在疾控中心,是赛波姐温暖了我的心,也是赛波姐的一个搭肩之举让我一下就感受到了还有人会与我这个HIV感染者那么亲近。之后的日子里,我常常找医生们谈心,县防艾办的许多姐特意带我参加了市上、省上的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培训会。是许多姐的引导,让我明白了活下去的意义。也是她们的贴心劝解,让我们夫妻学会了放下,学会了一起携手面对。2011年我吃上了国家的免费药,那年末,在医生们的指导下我们成功母婴阻断,家里增添了一个健康的儿子,为我们的婚姻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2013年末,通过我们夫妻的共同努力,家里建起了楼房,我们的生活慢慢走上了正轨。
在坚持参与的过程中,我慢慢理解了许多姐和赛医生他们搭建这个感染者交流平台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HIV相关的知识,可以感受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重新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
2007年8月,“同心家园”同伴志愿者小组正式成立,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心解放出来给大家,将自己的心路历程真诚地与同伴们分享。虽然在之后的过程中,也遇到许多坎坷和挑战,但一直都有许多姐和赛医生他们在支持我、帮助我,让我在“同心家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成长。
到今天,“同心家园”已经有十年之久,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说也说不完,而我一直都陪着“家园”里的每个成员认真地走每一步。一起在大街上发宣传单,一起到病友床前关怀,一起到感染者家里做客,一起到同伴家干劳动,一起在家群里说说笑笑……有时候同伴哪里不舒服会打电话给我,一聊就是几十分钟,也少不了陪着对方在电话里一起流泪,又一起擦干泪水向前看。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情感也是一天一天增加的。“同心家园”从最初的四五人到了一百多人,一路走来,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医务工作者的陪伴和帮助。
因为有了“艾”也让彼此之间的“爱”更加的深厚,我相信,在彼此的陪伴下,我们前行的路将更加平稳、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