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需要旁观者

8 这里不需要旁观者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份重要的责任。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父母的责任是养育子女,儿女的责任是孝敬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作为某一身份时所需承担的责任。

我国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43.4万例,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在全球居第14位,更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而我们生活的云南省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10万例……面对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我怀着复杂的心情,采访了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凌剑波及相关防艾工作人员,对防艾工作者所担当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家庭。妻子小刘,1978年10月出生,一个朴实善良的农村女孩;丈夫小李,1974年6月出生,由于所受文化教育不高,初中毕业后就在社会上游荡,自认为是村上的一条好汉,仗着火爆的脾气,在“江湖”上混得小有名气。2012年的一天,妻子小刘因病住院被发现HIV阳性可疑。同年10月确认HIV阳性。考虑到小刘平时生活圈子简单,而她的丈夫小李早年混社会,个人生活也不检点,有可能是丈夫小李传染给她的。于是,凌主任和同事们多次与小李进行沟通,希望他能来接受HIV检测。但小李却相当抵触,不是不接电话就是接通后破口大骂。当得知妻子小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他对妻子的痛苦情绪没有表现出一个丈夫该给的支持,而是十分淡漠。他不仅拒绝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院对他妻子提供任何医疗帮助和民政低保救助,自己也拒绝进行HIV检测,更别说治疗了!在多次交流和说服过程中,他还威胁防艾工作人员:“不准再打电话来,也不准再来我家,如果信息泄露,我就……”如此一来,凌剑波主任他们的工作便无法有效开展,一度进入僵持状态。面对如此顽劣不化的人,凌主任和同事们的心情都十分难受,因为小李夫妇越是如此抵触,越说明防艾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力度不够!

看着身上的“白大褂”,江川区疾控中心的防艾工作人员想到了自己肩上担着的责任,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着他们:无论如何,一定要尽快打破僵局,突破瓶颈,最终达到让小李夫妇入组治疗的目的!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断更换工作思路,面对一次一次沟通,一次一次碰壁,他们锲而不舍,接着,又一次一次走访,一次一次被拒绝……无论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他们都坚持如对亲朋好友一般,耐心对小李夫妇俩进行劝解、说服和帮助。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面对工作人员如此的情真意切,小李终于被工作人员的爱心和耐心打动,同意进行HIV检测了,检测结果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是HIV阳性。面对妻子小刘病情的加重,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解和沟通,丈夫小李最终同意妻子到省、市医疗单位进行了短暂、阶段性的治疗。可最终,妻子小刘还是于2013年12月去世了。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凌主任和同事们依旧不放弃,他们以朋友的身份多次与小李进行沟通,在经历了种种遭遇和无数次的爱的传递之后,小李在2014年11月20日这一天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只要小李能坚持规范治疗,他的健康就能够得到保障,不必重演妻子的悲剧。

这虽然不是一个很圆满的结局,但疾控中心防艾工作人员所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却日月可鉴。为了宣传和普及防艾知识,他们夜以继日、尽心尽力,为每一位艾滋病患者制定了合适的随访工作方案,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和瓶颈所在,帮助他们尽早入组抗病毒治疗。这个故事,也道出了作为基层艾滋病医生面对艾滋病患者的无奈和定要帮助艾滋病患者最大程度摆脱来自生理和心理的阴影的坚定决心!

接受采访过程中,凌剑波主任深深地呼了一口气,说:“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得太晚。现在,医疗机构可为就诊者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政府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服务,人们应该有主动检测的意识。艾滋病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依旧可以活到天年。”

告别了凌主任和他的同事们,走出了江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门,我心里感慨万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最大限度地限制艾滋病的流行。如今,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检测艾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预防艾滋病依旧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面对艾滋病酿成的一桩桩悲剧,我们不需要旁观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扭转这场恶性流行病的传播态势——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以我们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共同抗击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