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走在防艾路上

4 走在防艾路上

我毕业于医学院的非临床专业,现在在云南做艾滋病治疗的管理工作,工作这些年,让我有了一种意识,一有机会就会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就连坐出租车,我都会跟司机聊有关的话题,完了以后请他把我告诉他的信息告诉其他的乘客。

我不太认同现在对艾滋病的宣传只是局限于“传播途径是性、血液、母婴”,因为这样宣传就好像只有性乱者、同性恋、静脉吸毒者才会感染,其实,艾滋疫情正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2019年新报告感染者中通过性传播的比例超过了90%。

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就像其他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只是需要终生服药。我觉得早年对艾滋病的行为太过于政治化,现在就应该让艾滋病回归疾病的本来面目。比如在医院,临床医生发现病人长期发热、突然消瘦、免疫力低易感染等就要有意识开具HIV化验单,这样才能真正地发现更多的感染者。你知道吗?一个感染者如果终生没有得知自己已经感染HIV,在他的一生中将可能感染三个人,但是如果他知道了,那么这个值是二分之一个。

先说说感染者,现在艾滋病感染者不只是暗娼、静脉吸毒者和同性恋,我接触的很多感染者都不是。我的同事每周两次为医院住院的感染者开展心理支持的小组活动,参加的感染者都和蔼、亲切,大家都会说说自己是怎么坚持准时吃药(一旦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需要终生服药),如何注意保证规律作息……他们互帮互助,根本就不是有的人想象的像瘟神一样。我的同事还牵头组织了感染者的合唱小组,他们经常在一起练歌,在每年12.1“世界艾滋病日”这样的节日为其他的感染者表演。经过同伴的交流和榜样的力量,很多感染者慢慢从刚得知感染状况的低落甚至绝望中走了出来。

再说说做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生,我的工作更多的是跟这些医生打交道,他们自称自己是“小艾”或者“做艾的”,这都是他们在工作困境中的自嘲。因为艾滋病一旦开始治疗就是终生的,治疗减少了病人的死亡,所以接受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并且病人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一年定量的检查都是不收钱的,所以综合医院都会觉得他们的工作没有给医院带来效益,所以给他们的报酬绝对不是高的。“国家对病人的关怀多,对我们的关怀太少了”,一个“做艾”的医生这么说。他们还要和一些低落甚至绝望的病人打交道,还要紧守为病人保密的原则,他们的情绪和压力反而很令人担忧。但他们依然默默地坚守着岗位,全心全意地为这份事业付出着。

走在防艾路上,我还接触到一些政府官员、公务员、公安民警等,虽然他们对艾滋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不同,对艾滋病人的态度各不相同,但各个部门都在行动,为了消灭艾滋在尽自己的努力。

我在前行,和医生病人们一起走在防艾路上,终究有一天,我们都将到达目的地,到达一个“零艾滋”的乐土。到那时候,我是不是要失业了呢?看来,我要开始为自己的“再就业”做些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