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大爱做小事
我的身份有点特殊,我是教会的工作人员,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两年前,我有幸来到如花似锦、四季如春的昆明,经利玛窦社会服务组织人员安排,我在云南省艾滋病关爱中心当志愿者,专门接触艾滋病患者,亲身体验了疾病带给他们的心酸,在不经意中留下来一些无法泯灭的记忆。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对住院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床前拜访,给他们带去心灵安慰和支持;对门诊随访的HIV携带者提供艾滋病相关的知识宣讲和心理咨询;利玛窦以家庭照顾的方式收养受艾滋影响的儿童,我会力所能及地给予他们帮助。可以说,我的生活和工作与HIV防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白天到医院上班,晚上回到家,和感染者小朋友们在一起。
以前总以为当志愿者是在帮助别人成长,这个观点虽然不错,但再深层看对自己本人的成长也是不可以忽略的。这两年多来,我聆听不同人的分享,了解患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对疾病的态度,看到了他们对家庭和家人的执着和所承担的责任,给了我莫大鼓励,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看法,有了更多同情、怜悯和善解人意,更加珍惜今天的健康和拥有的生活。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患者的转变。此人由于感染HIV而造成了婚姻彻底的毁灭,怀孕八个月的胎儿被迫引产。她是她家唯一的孩子,双亲因想不开而大病一场,而她自己也因抑郁而住院治疗,放弃工作。然而,在这之前她是一名优秀的公务员。她的一句话常常响在我的耳边:“生不如死,死又不负责任,死不起,活不成”。我能够感受到她的痛苦和无奈,疾病让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远离原来的生活轨迹,但是,作为女儿,她必须坚强起来,她是父母的一切。我和她保持着一年多的联系,时常问问她的近况,听听她的心声,给她陪伴和安慰。现在的她已经成为一名淘宝店主,生活走上了正轨。在我的催促下,她开始谈恋爱,并准备买房子结婚。就在前两天,她从外地来门诊拿药,还专门约我见面,她总是跟我说,“我的命是你给的……”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热泪盈眶,会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感动,他们能够通过我做的这些小事儿,感觉到爱,感觉到被珍视。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朋友,刚确诊感染后不能接纳自己的现状,我一直用微信和他们保持联系,看着他们渐渐恢复正常生活,我感到很欣慰。
成年人感染了艾滋病,他们承受不了的时候会与他人分享,儿童得了这病有什么不同呢?儿童的天性就是单纯,天真和无邪,他们与正常孩子在性格和智慧上完全无异,但HIV感染给他们的生活和成长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从我们收养的孩子来看,他们有的皮肤要黑一些,有的身高要比同龄人低一些,当然这些都是个例,也有的孩子早早服上药,身高体重、认知能力各方面发展和正常孩子无异。我发现10岁之前的孩子吃药很认真,很乐意吃,大人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表现得很无奈和敏感,说不出的自卑和压抑,甚至他们会很封闭自己,所以他们更需要大人专门的陪伴和教导。关爱中心常常举办受艾滋影响的儿童活动,通过品格学习、游戏、学习参观等方式,让孩子们在放松的环境下沟通交流,他们能够感觉到自己不是孤单的。每当看到生病住院的孩子时,我都感觉心疼。我想怎样才能让他们在住院的时候多一些开心快乐呢?为此,利玛窦和关爱中心合作,在住院部建立一个儿童角,专门购置玩具、绘本,营造一个适合孩子玩耍的环境,让他们的住院生活多一些色彩。在我们的“家”里,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除了个人物品是分开的,其他都是混着用。我们就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保护和陪伴他们。
疾病给所有的人带来不幸,这是事实。但是如何从不幸中走出来才是重要的。让我们在同一条路上各尽其职,为自己、为身边的人奉献自己的微弱的一束光以便照亮自己也温暖他人。我想这就是志愿者应该做的,默默地陪伴着他们,怀着大爱做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