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半个志愿者
我与他第一次见面,觉得他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头儿,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谁也看不出来他是一个病人。听说他已是病房里的半个志愿者,谁需要帮忙,他都会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帮助。
清晨,他早早地起床,锻炼身体。从病房的这头走到另一头,总是来来往往地走上好几趟,随后准时到食堂买早餐,吃过早餐就会到附近的小菜市场逛逛,不管买不买东西,总是要去走走。回到病房,开始打针,等待医生查房。期间,会看看电视,关注新闻,或是和家人、邻床的病友吹吹牛。吃完午饭,就会在病房里走走转转,聊聊天,或是到楼下晒晒太阳。晚上,更是要走路锻炼,可以绕着医院走很多圈,他特别喜欢一句话“生命在于运动。”他总是很风趣地说:“活动、活动,活着就要运动!”打针、吃药、锻炼,他每天重复着做同样的事,但是却有着不一样的精彩。在他的身上看不到郁郁寡欢、一蹶不振,看到的都是乐观、自信。
他说,从知道生病到现在,说不难过是假的,曾经也是情绪低落、害怕的,但女儿、儿子的鼓励和陪伴成为我强大的心理支柱,还有医生护士的悉心照顾。慢慢地,自己心态也调整了过来,从绝望到知足,从消极到积极。我很感激,感激女儿、儿子,感激医生、护士。我想,他也应该感激自己的坚强。家人给他支持的同时,他也给了家人信心!
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喜欢说话,也喜欢和别人说说年轻时候的故事。他说自己除了耳朵有点背以外,其他都挺好。
他说,人与人之间应相互尊重。医生护士对他热情关心,他当然也要尊重和配合他们,所以三次住院他和医生护士相处得都很融洽,对其他人亦是如此。
他说,人与人之间还需要相互帮助。有一位年轻病友病情比他严重,当病友的家人回去不在时,他会帮病友打饭、送药递水,陪他说说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说,他想念老朋友。以前在家里,会和老朋友下下棋、打打麻将,现在住院了,就应该结识新朋友,多做有益于健康的事。
他说,他每天坚持走路锻炼,希望有更强壮的身体来对抗病毒的侵袭,病房里比他大或是比他小的人,身体没有他的好,他就会鼓励别人和他一起多多锻炼,这也是他引以为傲的事情。
他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看到女儿、儿子一直都在自己身边,“爸爸,您饿了吗?”“爸爸,中午您吃药了吗?”“爸爸,今天风大,您不要下楼走动了。”
……这些响在耳边再平常不过的话,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么温暖,句句都是他的两个贴心“小棉袄”对他的关心和爱护,鼓励和支持着他面对困难。
我想,大家都喜欢这个活跃在病房的、爱运动的半个志愿者,他乐观的心态、自信的态度感染着每一个病友。如果在医院你看到一个热爱运动、喜欢锻炼、乐于助人的老头儿,那一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