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历史
金融科技英文译为Fintech,是Financial和Technology的合成词,可以将其认为是Finance(金融)与Technology(科技)的叠加,金融科技的英文简称为Fintech。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从科技发明应用于金融业的历史中找到脉络,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发明电报机,通过技术实现空间上的联系。20世纪20年代,电报开始应用于金融领域,用于美国联邦资金转账系统的运营。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通过电报进行转账是金融业常用的方式。20世纪50年代美国食客俱乐部(Diners Club)出现了信用卡的雏形,为金融业的信用制度奠定了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自动取款机,人们可以直接从自动取款机取款,而不用去银行柜台排队。60年代末,第一个电子系统Quoton出现,其形状类似大型计算机屏幕,帮助证券经纪人显示股票价格。之后,纽约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出现,促进国际贸易支付的便利化。70年代初,电子股票交易成立并投入运营。80年代,银行开始安装大型机以存储大量的金融数据。90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出现互联网股票经纪服务。总体而言,20世纪银行在金融交易中依然具有关键性地位,技术发明只是起辅助作用,不具备直接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2000年是互联网发展的转折点,此后互联网在全球获得广泛使用。互联网技术衍生出具有复杂功能的系统应用于金融领域,包括财务管理、数据分析系统和在线交易系统。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兴起,为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左右,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智能手机使用财务应用程序,人们不需要亲自去银行转账,使用移动设备上的电子银行应用程序就可以快速交易,收款人可以立即收款,为用户节约时间,帮助其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成本,金融交易得以持续优化和简化。之后,互联网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网络平台提供贷款或众筹的新渠道,用户可以在线获得资金。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发明了机器人理财顾问,目的在于减少劳动力成本与用户必须支付的聘请人工理财顾问的费用。因此,新技术的改进与不断发展对于全球金融业的创新至关重要,但也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