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属于普惠金融的范围。随着个人投资者理财需求日益增长,由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门槛较高,人工投资顾问的收费较贵,不能满足普惠金融的需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提供投资组合与投资决策,近年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纷纷进行智能投顾的应用与研发。
智能投顾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为用户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由于技术与法律的限制,半自动智能投顾是当前的主流,理财“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与趋势分析,但是无法实现自动为客户做投资决策。由于证券市场瞬息万变,任何投资分析面对实时的市场变化,都具有滞后性。如果智能投资发货完全自动为客户进行交易,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更有利于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
另一方面,智能投资的算法还不太成熟。由于国内金融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投资标的有限,很难分散风险,智能投顾需要细分市场,多元化发展,才能避免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直接竞争。
(一)智能投顾的概念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理财(Ribo-Advisor),指利用大数据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能算法,并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财务状态、预期收益,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组合以及投资决策等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智能投顾的基本流程为:第一,为客户画像,通过现场或在线问卷对客户的风险偏爱、投资目标进行分类;第二,投资组合配置,由系统为客户作合适的资金配置;第三,资金托管,客户资金转入第三方托管账户;第四,执行交易,通过系统代理客户进行交易;第五,投资组合调整,系统根据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
国外智能投顾的三种应用场景是投资规划、投资顾问和投资基金。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公司包括Personal Capital、Future Advisor。投资顾问能更深度地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指导,包括Wealth Wizards和Money Farm。投资基金能够帮助投资者全权委托管理,包括Betterment和Wealth front等。[21]
(二)智能投顾的发展原因
相对于传统人工投顾而言,智能投顾评估更加快捷,通过智能算法提供的投资组合配置减少了因人为因素产生的风险。
据统计,目前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服务约有90%内容是通过线上方式提供给客户的。在线上服务方式中,通过移动端服务的方式占比达到60%。[22]投资者提高了对金融平台的要求,除了经纪业务外,投资者还希望金融App能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如提供投资咨询、多元理财、社交空间等各类服务。
(三)智能投顾的特点
1.低费率
智能投顾平台通过减少人工成本,利用大数据算法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理财方案,远低于传统人工投顾的费用。另一方面,智能投顾收费透明化,免除隐藏费用或增值费用。
2.低门槛
智能投顾具有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投资门槛普遍从零开始,使金融服务普惠化,各阶层投资者均可以参与。
3.智能化
智能投顾为客户智能账户资产配置再平衡服务,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变化、政策变化等情况,将信息随时向客户传递。成熟的算法在复杂的投资决策和预测中可能比人脑更精确、无偏,避免人类情感偏见、行为偏差和判断失误,保证投资理性,规避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维护股票市场秩序。[23]
(四)智能投顾的分类
1.全自动智能投顾
全程无人工干预,智能投顾平台具有独立性,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智能化、自动化的投资理财建议。
2.半自动智能投顾
作为人工投顾的辅助与补充,为客户提供初步的投资理财建议,再由人工投顾做出进一步的咨询与建议。当前,半自动智能投顾服务是我国的主流选择,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多推出智能投顾服务,具有智能投顾功能APP成为大型国有银行的标准配置。
(五)智能投顾应用的挑战
1.行政许可问题
在当前法律制度框架下,我国发展智能投顾受到“牌照问题”及“投顾与资管业务分离”两大监管因素的制约。[24]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要求:开展智能投顾业务,需要取得投资顾问资质。然而,2014年以后,中国证监会再未发放“证券投资咨询牌照”。因此,需要明确智能投顾的范围,避免以智能投顾之名,违规开展资管业务。
2.算法问题
算法是智能投顾的核心。对算法的监管也应该纳入监管机关的职能范围。通过对算法进行评估,确保采用数据的真实性,并控制计算所产生的误差,防止算法失误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造成投资者的损失。因此,监管机构需要对算法定期审核,督促算法随市场情况变化而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