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水系(河系)及河网密度
2025年09月26日
3.1.4 水系(河系)及河网密度
1.水系(河系)
水系(河系)是由干流及其全部支流组成的脉络相通的网状系统,也称河系或河网。自然形成的水系多为树枝状结构,如图3.5(a)所示;人工开挖形成的平原水系或河流入海处可能呈现网状结构,如图3.5(b)所示。
图3.5 水系结构示意图
自然形成的水系形状千变万化,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一是羽毛状水系;二是扇形水系;三是混合水系,如图3.6所示。羽状水系的支流自上游向下游在不同地点依次汇入干流,相应的流域形状多为狭长形。扇形水系的支流大体呈平行状与干流交汇,相应的流域形状多为扇形。混合水系的支流与干流的关系介于前二者之间,相应的流域形状也介于狭长形和扇形之间。
图3.6 水系特征示意图
水系的形态决定了流域的形状,并对流域汇流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扇形水系而言,一次降水在各支流形成的径流几乎同时汇入干流,造成干流的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时短;羽毛状水系对应的暴雨洪水过程较平缓,洪水历时长;混合状水系则介于两者之间。
2.河网密度
河网密度指流域内河流总长度与流域面积的比值,即
式中 KD——河网密度,km/km2;
∑L——水系的总长度,km;
F——流域面积,km2。
河网密度越大,则流域切割程度越大,坡面径流汇集越快;河网密度越小,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流域排水不畅,径流汇集越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