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 流域蒸散发规律

5.4.1 流域蒸散发规律

根据以上所述,一般情况下流域蒸散发规律主要取决于土壤蒸发规律和植物散发规律两方面的因素,而土壤蒸发规律又与植物散发规律相似。因此,只要考虑土壤与植被相互作用对流域蒸散发的影响,就能认识流域的散发规律。当流域内土壤的含水率很大时,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流域的总散发以蒸(散)发能力进行。在此阶段,由于植物根系吸水作用较强,其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将是小于田间持水量的某一数值。此后,随着流域内土壤水分的进一步消耗,土壤的供水能力逐渐减小,此时流域蒸散发将随土壤含水率的减少而减小。根据土壤水分的蒸发规律可知,此阶段将持续到毛管断裂含水率时为止。但对于流域来说,同样由于植物的作用,当流域土壤含水率减至小于毛管断裂含水率而大于凋萎系数时,植物散发大于土壤蒸发,流域总蒸散发将随土壤含水率的减小而继续减小,直到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小于凋萎系数时,植物因缺水发生枯萎和死亡,其散发趋于零,流域蒸散发就只有土壤蒸发了,其蒸散发才趋于稳定。

因此,流域的蒸散发规律与土壤的蒸散发规律相似,也可分为3个阶段,只是流域蒸散发各阶段相应的临界含水率小于土壤蒸发各阶段的临界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