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基本概念
2025年09月26日
6.3.1 基本概念
为了研究和认识下渗的一般物理过程,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相关概念。
(1)供水强度i。供水强度是指降雨或灌溉水喷洒的强度,表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表土壤所截获的水量。当只有降水补给土壤水时,供水强度即为降水强度。
(2)下渗率f。下渗率又称下渗强度,指单位时间从土表进入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常以mm/min或mm/h计。
图6.5 下渗曲线(fp-t)和累积下渗曲线(F-t)
(3)下渗能力fp(下渗容量)。当土壤表面水分供应充足时,此时的下渗率称为下渗能力,也称下渗容量。下渗容量与初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质地、结构有关,而与供水强度无关。
(4)下渗曲线fp-t。下渗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下渗曲线,如图6.5所示。显然,对于相同的土壤质地和结构,初始的土壤含水量不同,下渗曲线也不同。下渗曲线是以初始土壤含水量为参变量的一簇曲线。但在这簇曲线中,初始土壤含水量为0即干燥土壤的下渗曲线是最基本的一条下渗曲线,因为根据它容易获得不同土壤含水量时的下渗曲线。
(5)累积下渗量F。入渗开始后一定时段内,通过单位面积下渗到土壤中的总水量,称为累积下渗量,常简称为下渗量,以mm计。累积下渗量与下渗率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即
(6)累积下渗曲线F-t。累积下渗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累积下渗曲线,如图6.5所示,累积下渗曲线则是下渗量F随时间t的增长过程。
(7)稳定下渗率fc。随时间推移下渗率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较稳定的数值。此时的下渗率称为稳定下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