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植物散发的机制
2025年09月26日
5.3.1 植物散发的机制
图5.4 植物散发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植物在进行散发时,首先是植物根系吸取土壤水分,水分通过植物茎内导管移动至叶部,然后在叶部气孔下腔的叶肉细胞内汽化并逸入空中,如图5.4所示。根压和散发拉力是植物散发的驱动力,所谓根压,就是指在根和土共存的系统中,由于根系中溶液浓度通常大于根系周围土壤中水的浓度,因而存在渗透压(也称为溶质势梯度)即根压。这种根压有时可高达十余个大气压,使得根系像水泵一样,不断地吸取土壤中的水分。散发拉力是指植物叶面因散发失水后,叶面气孔下腔的叶肉细胞水势降低,细胞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叶面的吸力增强,从而使得下面的细胞又向这一细胞开始输水,同样道理,这一细胞又从另一细胞吸水,依次传递下去,使得根部细胞的水势降低,与周围的土壤溶液之间的水势差扩大,进而影响根系的吸力。这种由于植物散发作用而使得土壤中水分源源不断地进入根部并向上传导的吸力,称为散发拉力。一般情况下,散发拉力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驱动力,只有当散发作用较小时,根压对水分上升才起较大的作用。
通常,植物吸收的水分有1%~5%的被植物所吸收利用,而95%以上的水分则通过叶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当中。植物散发的数量,不仅取决于植物的生理特征,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大气、土壤水分等影响。因此植物散发过程,是一种物理—生理过程,与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相比要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