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流域气候条件
2025年09月26日
3.3.2 流域气候条件
流域的气候要素包括降水、蒸发、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河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气候因素控制,即有“河流是气候的产物”之说。降水是径流的来源,蒸发是影响产流的重要因素,对径流形成来说是损失。气候、湿度、风速、气压等主要通过影响降水和蒸发间接地对径流产生影响。下面主要介绍降水特征对径流的影响。
液态降水如降雨一旦到达地面,立刻就有一系列影响径流的响应,而固态降水到大地面后,要有融化的过程,尤其是降雪的影响,可能拖延数月。融雪出水通常总是比降雨径流缓慢得多。融雪径流过程线一般峰较低但历时较长。融雪径流受气温的影响显著。
降雨强度对径流的形成和过程影响很大,一方面,只有在降雨强度大于下渗强度时,才能产生地面径流;另一方面,在产生径流的前提下,降雨强度越大,形成的洪峰流量也越大。
降雨历时也是最重要的气象因子,直接影响到径流量及过程。
降雨的空间分布将影响到流量过程线的形状。高强度的降雨靠近出口断面导致陡涨陡落,具有尖峰的流量过程线。而降雨主要集中在流域上游地区则产生较低的洪峰并出现较迟,流量过程线也较平缓一些。
降雨的时程分布对小流域流量过程线影响显著;对大流域,由于调蓄作用使流量过程线对降雨的时程分布并不敏感,流量过程的形态基本上与降雨的时程变化一致。
暴雨移动的方向对窄长的流域有很大的影响。显然,同样的雨量和历时沿河谷向下游降落时会产生更大的洪峰,而沿河谷向上游移动的暴雨则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