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流域形状特征

3.2.2 流域形状特征

流域形状特征包括流域面积、流域长度、流域平均宽度和流域形状系数,分述如下。

1.流域面积

流域是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区域,因地下分水线不易确定,通常所指的流域为地面分水线包围的区域。地面分水线所包围区域的平面投影面积,称为流域面积,记为F,以km2计。可在适当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勾绘出流域分水线后,量出流域面积。勾绘地面分水线是确定流域面积的关键,一般在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进行。勾绘时一定要保证其与每条有关的等高线垂直相交。在水文地理研究中,流域面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据。自然条件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地区,一般是流域面积越大的地区,该地区河流的水量越丰富。河流的流域面积可以计算到河流的任一河段,如水文站控制断面,水库坝址断面或任一支流的汇合口处。如不特别说明,流域面积是指河口断面以上地面分水线包围的面积。

2.流域长度

目前确定流域长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3种,可依据研究目的选用:第一种是从流域出口断面沿主河道到流域上游最远点的距离为流域长度;第二种是从流域出口断面至上游分水线的最大直线距离为流域长度;第三种是用流域平面图形几何中心轴的长度(也称流域轴长)表示,即以流域出口断面为圆心作若干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在每个圆与流域边界的两交点连一割线,各割线中点的连线的总长度即为流域几何轴长。流域长度以L表示,单位以km计。

3.流域平均宽度

流域平均宽度B由流域面积除以流域长度得到,即

流域平均宽度B越小,流域形状越狭长,水流越分散,形成的洪峰流量小,洪水过程越平缓;若B接近于L,则流域形状接近于方形,水流越较集中,形成的洪峰流量大,洪水过程较集中。

4.流域形状系数

流域形状系数K等于流域平均宽度与流域长度之比,即

形状系数K越大,流域形状近于扇形,洪水过程越集中,形成尖瘦的洪水过程线;形状系数K越小,流域形状越狭长,洪水过程越平缓,形成矮胖的洪水过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