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子能够探测11千米外的异性?

蛾子能够探测11千米外的异性?

除甲虫之外,蛾子是昆虫家族中数量最多的成员。科学家现已发现并定名的蛾子约有16万种。它们的绝对数量无从统计,但一定非常惊人!说不定会是世界总人口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倍。

大部分蛾子都是夜间活动的昆虫,所以它们的视觉并不发达,而是用触角作为空间方位的传感器,并在飞行和盘旋时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果把蛾子头上的触角切掉了,它们就会立即撞到墙上或摔到地上,不久就会凄凉地死去或者成为蝙蝠或其他昆虫,如蚂蚁的腹中餐。

为了弥补视力缺陷,蛾子的嗅觉和听觉非常发达。蛾子的听觉结构比较简单,但非常有效。部分灯蛾能够探测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并通过拍打翅膀产生干扰频率,躲避蝙蝠的捕食。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蛾子的体型虽然很小,通常只有几厘米,最大者也不过十几厘米,但活动范围却很广阔。科学家发现,它们的活动范围通常有几百平方千米。这个范围比很多宅男宅女的活动范围还要大。幸运的是,蛾子并不需要固定的居所,更不用省吃俭用地买房子。一片树叶,一根小草,处处都能成为它们的家。

那么,蛾子是如何寻找朋友的呢?原来,蛾子身上有一种能够释放化学信息素的香鳞。到了交配季节,它们就会释放信息素,吸引异性。这种信息素能够以原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远达11千米的距离。在这个范围的异性可以毫不费力地识别这一信号,屁颠屁颠地赶去“相亲”。

多好的交流方式啊!如此一来,每一只蛾子都不会和“爱情”失之交臂了。如果人类有这个能力的话,剩男剩女会不会少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