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壶》的模特真的变成了“破壶”?

《破壶》的模特真的变成了“破壶”?

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破壶》是他最杰出的代表作。当时,一种被称为“训诲剧”的艺术形式非常流行。所谓“训诲剧”也就是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实教诲意义。格瑞兹的大多作品就是以宣扬资产阶级家庭的道德观念为主题的,《破壶》也不例外。

“破壶”是法国的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之意。这和中国的民间俗语“破鞋”大同小异。然而,谁又能想到最成功的这幅作品不但让模特变成了真正的“破壶”,还毁了艺术家的一生。

《破壶》用色匀称,笔触细腻,充满了古典主义的宫廷仕女画的特点。在椭圆形的画框里,天真可爱的少女双手轻轻托着被裙摆包着的花束。她的面目清秀,眼睛明亮,给人一种端庄而又楚楚可怜的感觉,丝毫没有放荡之意。只有她露出的右胸和左臂上挽着的破壶才能让人勉强想起作品的主题。

原来,《破壶》是以安勒·卡弗列娥尔为模特创作的。安勒是一名旧书商的女儿,她长得娇小可爱,非常讨人喜欢。格瑞兹疯狂地迷恋上了她,对她发起了爱情攻势。如此看来,这幅作品的主题和内容的矛盾就很好理解了。画家怎么会将自己心仪的女子画成一个荡妇的形象呢?

但是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充满戏剧性。这幅失败的训诲画非但没有受到人们的谴责,反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画家的社会声誉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格瑞兹也如愿以偿地和安勒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格瑞兹高兴得忘乎所以,安勒要什么,他就给她买什么。但是这个看似天真的女子却长了一副蛇蝎心肠,她不久就像一个真正的“破壶”那样,卷走了格瑞兹的财产,消失了。格瑞兹从此一蹶不振,过着凄惨的生活!唉,艺术家,真是让人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