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在自己的陵墓中大摆筵席?
2025年11月04日
明神宗在自己的陵墓中大摆筵席?
十三陵是13个明代皇帝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城北的军都山南麓。这是中国历代王陵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也基本可以代表封建君王陵墓的规制。如今,地面建筑大多已非原建,但地下建筑仍无损坏。
1956年5月,考古工作者开启了十三陵中定陵的地宫。定陵是明朝第13个皇帝神宗朱翊钧的陵墓。朱翊钧10岁登上帝位,做了42年的皇帝。他21岁时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历时6年,花费白银800万两。
在今天看来,21岁就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有点不科学。不过,作为帝王,这是比较正常的事情。顺便说一句,800万两白银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么多钱,可全是民脂民膏啊!
定陵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由5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接组成,全部采用筒形石拱结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无梁殿,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皇陵悬宫建筑。后殿里汉白玉砌成的棺床上有3口棺材——朱翊钧和孝端、孝靖皇后。两旁26只红漆木箱里装满了殉葬物品:有金、银、玉、瓷、漆器和织锦、龙袍、衣物等3000多件,珠光宝气,富丽堂皇,都是稀世珍品。其中最珍贵的是金丝编成的金冠和凤冠,一顶凤冠上竟镶有100多块宝石和5000余颗珍珠,制作极为精细,可说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定陵地宫自建成至今,历时400多年,仍完整如初,没有一块石头松动,当年建筑技艺的高超,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宝贝和建筑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罕见的是,朱翊钧在陵墓施工期间曾6次到工地视察。要知道,这位皇帝在40余年,基本不理朝政,对自己的身后事却如此关心,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陵墓完工后,他竟然还带着一批后、妃、侍从到地宫里大摆宴席,开怀畅饮,仿佛是在庆贺新殿落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