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相比整个地球生命史,人类数百万年的历史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当然,这只是一个略微夸张点的比方。如果神奇的宇宙真把人类忽略不计了,今天也就没人来讨论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了。

生物学家们根据地质考古结果推测,地球上的生命于约6亿年前开始爆发式的进化,一发而不可收拾,形成了50~500亿种物种。这两个数据相差有点大,但这是人类目前能够提出的最准确的范围了。这说明我们对生命进化的了解甚少。

发展到今天,曾经存在的99.9%的物种已经在5次物种大灭绝期间永远消失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亿万物种会种惨遭灭绝呢?对此,科学家们分成了两个主要学派:一派认为基因不好是主因,一派认为运气不佳造成了物种大灭绝。前者自达尔文的进化论发表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占据主流地位。

简单地说,基因论认为,那些具有复杂的遗传结构并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最终活了下来,而结构单一或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则逐渐灭绝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过,随着出土化石越来越多,科学家们发现基因论不足以解释物种灭绝,尤其是5次物种集中大灭绝发生的原因。于是,运气论的假说渐渐大行其道。这一假说认为,地球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难,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才导致了物种大灭绝。不过,这一假说目前还缺乏有力的证据。

也有科学家指出,任何一次大灭绝都不是由单一的原因引起的,而是几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这种争论还在持续。想要彻底解开这个谜团,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