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可见的”媒介形式到“可知的” 思想逻辑嵌入——汤姆·摩尔的动画电影在重复与生成之间的文化拓展

从“可见的”媒介形式到“可知的” 思想逻辑嵌入——汤姆·摩尔的动画电影在重复与生成之间的文化拓展

张 冲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

21世纪伴随着后人类时期的来临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影像作为媒介形式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经历了现代先锋艺术的破坏与重新建构、后现代艺术的消解中心与解构意义等尝试。“爱尔兰民间故事三部曲”(简称“三部曲”)的导演汤姆·摩尔(Tomm Moore)1977年出生于爱尔兰唐宁市的纽里,不久后搬到景色优美且有很多历史古迹和古教堂的基尔肯尼。基尔肯尼亦是哲学家乔治·贝克莱(George Berkeley)的出生地,贝克莱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理论。在罗马天主教圣基兰中学毕业后,汤姆就到了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巴利弗莫特进步教育学院(Ballyfermot 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学习。都柏林思想与艺术氛围浓厚,这里培养出了如贝克莱、乔伊斯、王尔德、叶芝、贝克特与画家培根等艺术巨匠。导演汤姆·摩尔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与影响下,逐步完成了自己动画电影独特风格的建构与成型。他的作品和史云梅耶、早期迪士尼或宫崎骏等的动画电影一样,具有鲜明的标识性特征。主要原因在于其擅长从爱尔兰本土文化中寻找艺术基因,建构爱尔兰动画人物形象,并运用经典的叙事方式将其思想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呈现给世界观众,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