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科全书到数据库:早期电影与中国经验的再发现

从百科全书到数据库:早期电影与中国经验的再发现

张隽隽 上海师范大学

近年来,关于早期电影(early cinema)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电影史、电影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中国的本土影业起步较晚,相关的讨论往往无法将其纳入进来,导致这一研究领域体现出较强的“西方”色彩,难免让人怀疑其普遍性。但若因此略过20世纪20年代之前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变,则本土影业的发展脉络便无从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将作为西洋舶来品的早期电影,嵌入中国脉络当中,并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结合起来,探析本土电影经验的成因、特质及其与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之间的呼应关系。

本文将辨析早期电影研究之于中国电影的洞见与遮蔽,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拓展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美籍俄裔本杰明·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1877—1960)所拍摄的《经巡中国》(A Trip Through China,1914—1916)将成为一个颇具典型性的案例。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其时长和内容的丰富性。经由这样的思考,本文期待以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方式,重建国别电影史的论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