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札访齐
宴会刚一结束,晏婴就立刻留住了公子季札并且向他问道:“方才与公子相谈甚欢,但又隐约觉得您有话想对我说,可否请公子赐教?”
公子季札犹豫了一下,接着反问晏婴道:“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下先生,为什么您会如此看好齐国?”
晏婴愣了一下,因为在他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说道:“自从先君桓公成就霸业之后,齐国的实力不断下滑,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内忧,另一个是外患。而目前的齐国,内部刚刚经历过崔氏和庆氏的两次动乱,局势已趋于稳定。外部环境方面,晋楚双方以及中原诸国签订了弭兵之盟,可以说天下太平。如今,既无内忧又无外患,齐国的崛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公子季札听完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先生认为只是刚刚经历过内乱,内忧就不复存在了吗?”
晏婴听罢心中一惊,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发生内乱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沉默了片刻之后,他怅然若失地说道:“齐国内乱的原因是世家大族权倾朝野,互相争斗。虽然崔氏、庆氏已被剿灭,但还会有新的家族出来替代他们,然后再被剿灭。如此循环往复,齐国再难安宁。”
“若齐国遭遇强大的敌人,各大家族还能一致对外。可此时,晋楚两国以及各自的盟友突然宣布停战,和平的外部环境反而会加速齐国的内部争斗。在我看来,目前齐国不仅无法走上崛起之路,而且新的内乱也会很快到来。”公子季札见晏婴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便说出刚才一直没有说出的话。
“如果内乱再次发生,势必会掀起轩然大波,晏氏一族一旦卷入其中,恐怕凶多吉少。”晏婴有些担心自己的家族。
“这个问题先生倒是不必担心。”公子季札说道。
“公子请讲?”晏婴急切地问道。
“世家大族之间争斗为的是什么?无外乎官爵和土地。先生把这些让出来不就行了?”
晏婴听完愣了片刻,紧绷的神经又逐渐松弛了下来。
“其实方法很简单,但是纵观整个齐国,除了您恐怕没人能做得到,”公子季札接着说,“因此,晏氏一族必定无忧。”
“找一个辞官的理由并非难事,可贸然上交土地,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晏婴一边思索一边说。
“把土地交给田氏的宗主田无宇吧,让他帮先生去处理。”公子季札说。
“公子为什么选择田无宇?是因为他能力出众吗?”晏婴不解地问道。
公子季札微微一笑,缓缓地说道:“因为田氏家族必然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公子季札,吴王寿梦的第四子,他的三位兄长分别是大哥诸樊,二哥余祭,三哥夷末(亦称余眛)。从学识和能力的角度来讲,公子季札在四个人中间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因此,成为下一任吴王也是众望所归。但他本人却对君位不感兴趣,经过一番坚决的推辞,他的大哥诸樊继承了王位。
公元前544年,为了扩大吴国的影响力,公子季札率领使团周游列国,北上的第一站便是鲁国。这次出访中,公子季札在以周文化传承者自居的鲁国畅谈音乐,让鲁国的众卿自愧不如。第二站,他来到了齐国,并且为大名鼎鼎的晏婴指点迷津。
众所周知,作为春秋首霸的齐桓公把齐国推向了巅峰,公子陈完是在他的任期内到达了齐国,目睹了齐国不断崛起并且称霸天下的全部过程。齐桓公死后的一百多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齐国由盛转衰?晏婴和公子季札提到的内乱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地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