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鞠躬尽瘁
公元前529年,也就是田无宇隐退后的第四年,晋昭公举行平丘(今河南省封丘县东)会盟,这次会盟晋国倾全国之力出动了兵车四千乘,意欲在晋国风雨飘摇之际彰显一下其霸主地位。诸侯们见状纷纷响应,但出人意料的是,齐景公居然不准备参加。虽然晋、齐两国一直矛盾重重,但双方因为不愿意大打出手,所以在表面上还是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而这一次齐国的无故缺席无疑是对晋国的公然挑衅,因此,晋昭公立刻派遣名臣叔向前往齐国进行责问。
“诸侯皆已参加会盟,为何君上迟迟没有出发?”叔向开门见山地问道。
“只有诸侯背叛盟约,需要被惩处的时候才要召开会盟,如今天下太平,贵君为何劳师动众啊?”齐景公反问道。
叔向对齐景公的回答显然是早有预料,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国家的衰落在于对内失去了威严,对外失去了礼仪,对神失去了信义,重新会盟就是学习天子的制度,明确诸侯的职责,从而避免败亡。寡君作为盟主,唯恐失职,所以才殚精竭虑地召开这次会盟。诸侯们都尊重盟主并且及时参加,为什么齐国偏偏要打破常规呢?”
看到叔向态度强硬,齐景公颇为胆怯,思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参加会盟。虽然这次会盟举办得很成功,但是晋国实力大不如前是不争的事实。在随后的几年里,一直想有所作为的齐景公不断地进攻周边的诸侯。在这样的背景下,晏婴独具慧眼,把身为田氏庶子的田穰苴推荐给齐景公。齐景公对他的才能早有耳闻,再加上晏婴的推荐,便立刻任命其为将军领兵出征,于是就有了上一篇田穰苴铁腕治军并且旗开得胜的故事。接下来,齐国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胜利,军力也有了迅速的提升,虽然目前还无法和晋国正面对抗,但周边的诸侯再也不敢轻易地挑衅齐国了。
有了相对宽松的周边环境和稳定的国内局势,齐景公心满意足,一日酒酣之时便想到与功臣们畅谈一番。首先,他来到了晏婴的府上。
听到国君前来,晏婴立刻换上朝服出门迎接,刚一见到齐景公就急切地问道:“君上深夜造访所为何事?是诸侯发生了变故?还是国内发生了变故?”
“晏大夫不用担心,寡人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美酒和音乐。”齐景公略带醉意地说道。
听到此处,晏婴眉头一皱,说道:“臣的职责是替君上管理内政,至于美酒和音乐,还是请专人陪同您吧。”
看晏婴拒绝自己,齐景公有些扫兴,接着来到了田穰苴的住处。得到通报后,田穰苴立刻披上铠甲、拿起武器,然后着急地问道:“君上深夜前来,是有敌军前来?还是有大臣谋反?”
“大司马不用担心,寡人只是想和你一起分享美酒和音乐。”齐景公依旧略带醉意地说道。
田穰苴听罢,刚才紧张的神色逐渐放松了下来,然后严肃地说道:“臣的职责是替君上上阵杀敌、平定内乱,至于美酒和音乐,还是请专人陪同您吧。”
听到田穰苴说出了和晏婴几乎同样的话,齐景公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接下来他前往大臣梁丘据的家。这一次,他没有再吃闭门羹,而是得到了隆重的接待。看着梁丘据一边唱歌一边陪自己饮酒,心满意足的齐景公不禁感叹道:“如果没有晏婴和田穰苴殚精竭虑为寡人分忧,恐怕寡人也不能在此处纵情豪饮啊。”
由于田穰苴深受信任和重用,田氏一族在齐国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这样一来便遭到了不少人的嫉恨。田无宇隐退之后,身为“二守”的国、高两家再次受到重用,两家为了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自然是不遗余力地打压曾经显赫一时的田氏。而此时,田氏的铁杆盟友鲍氏也果断倒戈,加入了国、高的阵营。最终,在他们不断的中伤和诬陷下,齐景公解除了田穰苴的所有职务,这位极有可能中兴齐国的名将没有战死沙场,却病死在同僚的谗言之中。
田穰苴死后,刚刚走上正轨的田氏一族再次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此时,田开已经去世,但因为没有继承人的缘故,便由他的弟弟田乞接任田氏宗主,就在我们期待这位新任宗主将如何领导田氏一族的时候,齐国内部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贤臣晏婴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