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之前的尾声
对于晏婴和田无宇两人之间的谈话,《左传》中只是记载晏婴讲了一番关于“让”和“义”的大道理,但这些话怎么看都不至于让田无宇放弃现有的一切。而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从齐桓公去世到田无宇隐退的这漫长的一百多年里,齐国一直处在动乱当中,这些内乱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首先,五公子之乱是齐桓公的儿子们为了君位而发生的斗争;其次,崔杼弑君是君主和权臣之间的斗争;最后,庆封之乱以及田、鲍、栾、高四家之乱是权臣们之间的斗争。斗争双方的身份是不同的,但是斗争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齐国的最高权力。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争夺权力者的身份,其实也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首先,诸侯国的权力在不断地下移,执掌权柄的人从国君逐渐变为权臣。其次,开始有齐国公室以外的家族参与到了核心权力的争夺当中。在我看来,这第二个结论就是田无宇主动选择隐退的重要原因。
在此之前,无论是五公子还是“二守”的国、高,以及后来的崔、庆、栾、高,不管他们怎么折腾,最终执掌权柄的人都姓“姜”,既然都是自家人,输和赢都比较容易接受。但自从田、鲍加入到了战局之后,齐国的核心权力就很有可能像晋国一样旁落到外姓人的手中,这是所有齐国公族都不能容忍的。
当田无宇成为胜利者的那一刻,才是危险的开始。而在公子季札的点拨下,作为非公族成员的晏婴早已对这其中的利害认识透彻,因此才会急匆匆地去劝说田无宇。虽然他们之间真正的谈话内容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其结果十分明确,田无宇做出了看似匪夷所思却最为正确的选择,为了不被整个齐国公族群起而攻之,他果断放弃了栾、高的封邑,为了拉拢公族,田无宇还拿出了自己的土地赠送给他们。虽然,他也想带领田氏一族走向巅峰,但目前时机还远远未到,因此,振兴田氏的事情就交给自己的继任者来完成吧。
田无宇隐退之后,他的儿子田开继任田氏宗主,接下来田氏一族又会如何发展呢?请大家关注第二章——暗流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