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田氏代齐

七、田氏代齐

连续两次的惨败让齐国受到了重创,田氏一族想在短期内提升国力并且参与到争霸当中的希望破灭了。反观韩、赵、魏三家,联合攻齐的行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也赚取了足够的政治资本。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韩景侯、赵烈侯和魏文侯为诸侯。自此,韩、赵、魏三家从晋国独立出来,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国。

尽管魏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当,但它没有故步自封。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任国君励精图治,陆续起用如吴起、西门豹等一大批名臣,同时又不断改革,让魏国的实力迅速增强。与秦国在河西地区不断争斗的过程中,魏军也一直呈现出压倒性的优势。与此同时,赵烈侯也效仿魏文侯进行改革,不久赵国也加入到强国的行列。与三家不断提升的状况截然不同的是,越国内部的各方势力开始互相争斗,实力不断下滑。

与此同时,南方的楚国也抵挡不住三家的进攻。公元前400年,韩、赵、魏三家伐楚。公元前391年,韩、赵、魏三家联军大败楚军。但幸运的是,吴起由于在魏国受到排挤而出逃到楚国,得到消息的楚悼王大喜过望,并且立即命其进行改革。最终,吴起也不辱使命,楚国的国力也迅速得到提升。

正是因为天下诸侯忙于征伐、改革和内斗,给了齐国恢复元气的机会。公元前394年,齐国进攻鲁并大获全胜。公元前390年,齐国进攻魏,占领了襄陵(今河南省睢县西)。自此,齐国终于走出了被周边强国压制的困境,开始在战国时代这个大舞台之上展露锋芒。

虽然齐国的处境有所好转,但身为国君的齐康公却被田和赶出了都城临淄,被迫迁往海滨,连当傀儡的资格都失去了。公元前387年,田和与魏武侯举行会盟,期间田和表达了想请魏武侯帮助自己得到周天子册封的意愿,而魏武侯也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正式代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离开了人世,姜姓齐国的祭祀也就彻底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