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乱的真相(下)

六、叛乱的真相(下)

根据前文的记叙,但凡称之为某某之乱的事件大多都跟君臣或者是卿大夫之间争夺权力有关,这其中一般都会发生君主或者是重臣的死亡,从而导致国内的局势陷入一片混乱。可根据现有的材料来看,也只有田和指使田布杀掉公孙孙从而导致田会叛逃这一件事情。田和作为田氏的宗主,除掉自己家族的异己属于卿大夫内部的事务。这种情况在春秋战国时期比比皆是,很难称得上“乱”,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战国策》的记叙夸张了?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看看《清华简〈系年〉》中的记载。

《清华简〈系年〉》第二十二章中对公元前404年韩、赵、魏第二次伐齐有着详细的记载,这些我在前文中已经有所描述。但在其中还有一条关键的信息,晋伐齐的这场战争跟“项子牛之祸”有关。在这场战争中项子牛是田和任命的主将,期间除了抵御外敌和商议和谈的事情以外并没有其他的举动。由此可见,《战国策》中所说的“齐和子乱”确有此事,而且和“项子牛之祸”是一个事件。

这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虽然史料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我们不妨大胆地去推测一下,田悼子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被田和杀掉的,而具体的执行者就是项子牛。首先,越王朱勾去世以后,田白本来想趁机伐越,但被田和制止了,说明田和是一个颇具才能的人,他可能不甘心久居在自己的哥哥田悼子之下。其次,田悼子死亡、公孙孙被杀、田会叛逃都是在同一年发生的。最后,也是我觉得最能说明问题的一点,《史记》中居然完全没有田悼子这个人。司马迁在撰写《史记》的过程中,很多史料都是从诸侯国的史书中选取的,其中有不少都是被再次加工过的产品。比如我之前作品中所详细描述的被篡改过的赵氏孤儿的故事,以及被抹去的跟秦始皇相关的诸多事件。因此,田悼子的消失以及《史记》中对田和简略的描述一定是史书的撰写者试图在掩盖真相,也正因为如此,反而让我更加相信了自己的看法。

但推断毕竟是推断,以目前的文献资料还是无法盖棺定论。在结束本篇之前,我还是想提出一个到目前还存在的疑惑,即便田悼子是被田和所杀,这也只是齐国卿大夫家族内部的事务,韩、赵、魏三家本不应该插手此事,却为什么非要接二连三地讨伐他们呢?而且赢了之后为什么还要去周天子那里炫耀一番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仔细地把整个事情梳理了一遍,突然发现齐宣公也是死在这一年,于是我便有了一个更为大胆的猜想,齐宣公的死会不会跟田和、项子牛等人也有关呢?但这也只是猜想,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还要期待以后更多出土材料的佐证。